便在眾人的注視之下,楊家這封閉了一百多年的小院,終于是門開,走出一個人。
這人容貌看上去并非特別蒼老,但卻是威勢極大,一身簡簡單單的衣衫,背著手,舉手投足,卻仿佛蘊含天地至理。一雙眼睛來回一掃,在場之人,無論修為高低,都是感覺如芒在背,連呼吸都小心翼翼起來。
在場一些楊家的小輩甚至都沒見過這位楊家的先祖,只是聽說過,此刻見到,都是被這位先祖強大的氣場壓的透不過氣來。
秦元謀和潤伯然到了,這兩人不是楊家人,而且修為比楊真卿那是只高不低,尤其是秦元謀,此刻居然是拱手一禮,開口道:“泰升先生,別來無恙!”
旁邊潤伯然也是同樣拱手行禮。
顯然這楊泰升的輩分,是在他們之上的,這件事也正常,畢竟楊泰升是官場前輩,光是其學生,目前在首輔閣內就有好幾個,現在的六部尚書,有一多半都是楊泰升的學生。此刻也是趕來拜見,除了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就是禮部尚書和刑部尚書也都前來,尊稱楊泰升為老師。
傻子都看得出來,雖然楊泰升目前不在官場擔任職務,但其影響力卻是超過一般的首輔閣官員,還有一點就是,楊家的實力,直接在楊泰升的加持之下上了一個臺階。
楊泰升時隔百年,離關而出,修為大漲,應該已是道元真人的境界。
這算是目前圣朝除了呂巖太師之外的第二位道元真人。
蕭禹太師的修為都不及這楊泰升。
這件事可以說第一時間就成為了京州最為熱點的事情,楊家上下,喜氣洋洋,誰都知道,有楊泰升這樣的人物坐鎮,楊家可以迎來又一次的巔峰輝煌。
尤其是楊家的小輩,更是激動無比,從今往后他們出去,都感覺底氣比以前更足。
楊泰升出關,頭一件事就是找楊真卿和楊家目前的幾個當家的,詢問楊家目前的情況,了解朝局。
畢竟,他是閉關百年,等于是百年不出世,對外界情況的認知還停留在百年之前。
楊家之內,楊泰升喝著茶,詢問道:“現在首輔閣首座還是呂巖嗎?”
在場的楊家人,都得恭恭敬敬的站著,在楊泰升面前,沒有他們坐的位子,就算是楊真卿也是一樣。
“父親!”楊真卿此刻恭敬上前:“呂巖太師已讓出首座之位。”
“哦?這么說來,我兒真卿現在是首座?”楊泰升很是高興,顯然對于楊家來說,這首座之位也是從沒有做過的,就算是在楊家最輝煌的時候,也沒有謀求到首座的位子,所以說對于楊泰升這種人,首輔閣首座太師,已經是成了他的一個執念,很是在意。
楊真卿這個時候面露慚愧和無奈,搖頭道:“兒子無能,并沒有上到首座之位?”
楊泰升一聽立刻是面色一沉,露出不悅之色:“真卿啊,為父閉關時,你是剛剛上位首輔閣右太師,這上百年來,你居然是原地踏步,毫無存進?”
楊真卿急忙低頭:“兒子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