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無奈,只能是趕回去,將情況告知趙夫人。
同樣的時間,在王神齡府上,有幾個王系官員正在拜會,因為這次大司徒和大司馬兩個官位空出來,王神齡是很有可能占得其一的。
當然,王神齡的起點明顯是要高于兵部尚書趙恒的,可同樣,起點越高,想要繼續更進一步,那就更難。
現在王神齡是正二品,若是能更進一步,就可以踏入一品級別,這做官,基本上也就達到了頂峰。
誰不想登峰造極?
王神齡也想。
換做數年之前,王神齡的脾性,可能在這件事上會很焦急,會想方設法謀求這個官職,但后來,王神齡看開了很多,整個人的心境也是提升了一個檔次,所以很多事情都看淡了。
當然,想還是想,卻不會因為這個而喪失本心。
所以對于那些前來拜會自己的嫡系官員,王神齡表現的很是親和,至于他們說這一次一定要想法子爭取的事情,王神齡的回應就很平淡了:“諸位,這種官員任免,那是需要在首輔閣進行討論的,不是說誰想上就能上的,我會爭取,但也也僅此而已,此外,對于這種級別官員的人選,前任官員的推舉很有用,且我相信首座大人心里,也定然早有決斷了。”
那些嫡系官員一聽,覺得王神齡是不是已經放棄了。
想想也是,早年首座大人還沒有崛起時,王大人就曾經聯合楊家一起針對和打壓過,后來楊家見風使舵,極力拉攏,甚至將家中嫡女嫁給楚弦做妾,如此,現在楊家和楚弦算得上是一家人了。
但王神齡卻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相對于楊家,王神齡這邊就顯得十分‘清高’,沒有可以巴結緩和關系,但也沒有敵對,就是本本分分,這在他們這些嫡系眼中明顯是有些失分的。
實際上,最近幾年,王神齡身邊的嫡系也是少了很多,都是覺得王神齡后勁不足,可能過幾年,怕是連現在的官位都保不住。
更有甚者,還放出風來,說首座大人早就王神齡不滿,準備找機會打壓,這么一來,誰還敢投靠王神齡,現在王神齡怎么說都是二品仙關,但手下的嫡系官員,卻是少的可憐。
這些嫡系此番拜訪無果而歸,心中郁悶那自然是不用提,有幾個已經是長了別的心思,打算串通一氣,投奔他人,棄王神齡而去。
“這不能怪咱們,自古良禽擇木而棲,最忌諱的就是在一棵樹上吊死,而且還是一顆枯樹,要怪,就只能怪王大人當年過于執拗,得罪了首座大人啊。”這幾個人還自己給自己找理由,說的那是冠冕堂皇。
反正就是給自己找理由,證明他們的反叛是理所應當的。
有人想走,也有人不想,畢竟,忠心仁義這種品德,還是有很多人具備的,只是王神齡這邊勢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那些人走了之后,王神齡想要翻書來看,但卻是看不進去。
雖說嘴上說不在意,但又怎么可能真的不在意,王神齡當然是想要跟進一步,這對于他的官場生涯來說,會是一個新的高度,也可以成全自己。
但這種事,的確不是著急或者運作什么就能解決的。王神齡很熟悉楚弦,可以肯定的是,這種事情,以楚弦的性子,那必然早就有了打算,所以自己去或者不去,意義都不大。
想清楚了這一點,王神齡慢慢平靜了下來,開始專心看書,至于其他的,王神齡不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