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發坐在院壩,抽了兩桿煙,才等到李國發回來,同來的還有村委會的領導和道士先生。
吳大鵬作為村委會主任,每天有太多的事要做,接到朱家寨的人送來的信息的時候,他并沒有放在心上。
哪個地方的農村沒有點磕磕碰碰的事,如果每一件都要他親自到場解決,那他再有兩個分身都忙不過來。
當李俊飛把一把帶血的剪刀丟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正在家里吃面,僅有的好心情瞬間消散,這幫老大粗,除了給自己添堵還能做什么?
吳大鵬跟著李俊飛到村衛生室看了傷者,傷口并不深,已經消毒縫好。
吳大鵬安慰完傷者,便往朱角寨趕,如果他不去,可能會產生更大的沖突。
在街口正好碰到李國發帶著道士先生,于是結伴前行,并講了他家中發生的事。
李國發知道親家的脾氣,如果不隨他的意,那這喪事根本辦不下去,不由嘆氣道:“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主任,你一定要幫我們。”
農村有句老生常談的話是:窮不與富斗,民不與官斗。
李國發把解決問題的希望放在了吳大鵬身上,希望他以權壓人,勸退陳一發。
陳一發的大名,吳大鵬早有耳聞,這種野蠻人,講道理又能講通?
當年陳世杰的老婆懷二胎,屬于超生,管計生工作的同志去勸說他家,被陳一發提著砍刀追了兩匹山,如果不是工作人員腿腳利索,怕當時就要交待在工作崗位上。
此事幾經波折,最后孩子還是讓生了下來,當然陳一發是交納罰款的。
吳大鵬道:“這事你都要我來管,李鐵柱不是你的兒子?你的兒子死了,他的喪事怎么辦,你不要給我講你這點話語權都沒得!”
吳大鵬在夜色中看不清李國發的臉色,繼續道:“到家之后,你就直接讓陳一發不要管,直接按你們村的習俗來安排,我不信哪個還有意見?”
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李國發是李鐵柱的父親,他來管名正言順。
李國發道:“要他不管,這恐怕和追他家的計劃生育一樣難。”
李俊飛道:“二叔,你就不能硬氣一點?我爸和明珠嬸為了這事,都和那老雜種拼命,你卻畏手畏腳的,也太讓人寒心了。”
李俊飛本也看羅明珠不順眼,但她今天這一通折騰,搏命的態度還是讓李俊飛佩服。
李國發正為打架的事鬧心,聽到李俊飛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語氣,質問道:“打架能解決問題?還是自家人打,傳出去丟人!”
李俊飛道:“他那態度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嗎?好話說盡就是不聽,擺明了就是憑拳頭說話。不打架,你又能有什么辦法解決?”
李國發沒有解決辦法,只是罵道:“虧你還是讀過幾年書的,我看全讀在狗肚子里了。”
吳大鵬見兩人吵個不休,聽得心煩,大聲道:“有這個精神吵架,你們還是想哈解決辦法。”
李國發沒有辦法,住口不言。
隨行的掌壇先生譚昌奎一路聽他們談論,早已明白了九分,這事的關鍵就是陳一發強行要死外面的人進屋,而陳一發的名聲,他也是聽過的。
認定的事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是九頭牛都拉不回的那種人。
譚昌奎道:“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只要多念一卷《安魂經》和《招魂經》就行了。人死在外面不能進屋,是以前的人舍不得花錢,又嫌麻煩,不如停在外面簡單方便,才形成的習俗。真要停在屋里,只要把這兩卷經文念了就行。”
“是嗎?”李國發將信將疑,他也是活了六十幾年的人,從來沒有聽過有這種說法。
譚昌奎道:“這是我們道教秘法,不足為外人道。但是多念這兩卷經,可要多收五十塊。”
此時的物價,雞蛋都才五分錢一個,多收五十塊,可不是小數目。
但譚昌奎相信,這種時候,如果能解決問題,再多的錢他們都愿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