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道:“鐵柱這一走,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這也是影響,成績不好也不能完全怪她。再說第一年考不上,不代表第二年也不行,楊秀菊家大的個不也是補習了一年才考的大學?”
陳世芬道:“話是如此,但是一來大花成績確實不行,二來我實在是供不起三個孩子同時讀書,眼看著宜祿也上初中,三珊又要讀學前班了,想到這些我就失眠,睡不著覺。”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陳世芬不經意說出苦衷,讓李宜祿恍然大悟,既然母親如此大壓力,自己就應該分擔。
李宜祿道:“媽,我不讀初中了,我也去打工,賺錢來養你。”
陳世芬道:“你的任務就是讀書,沒有文化你打什么工?”
李敏跟著道:“娃兒,還是要讀書才行,你看你有才哥和有貌姐,在學校教書,不著風吹太陽曬,每個月有固定工資,比我們干一年賺的還多,你專心讀書,以后大學畢業找個好工作,把媽媽接到城里才是孝心。”
王有才和王有貌是她的驕傲,被她從小夸到大,直到工作以后,依舊如是。
雖然都是初中老師,但他們擺脫了農村生活。
陳世芬見李宜祿不說話,有些恨鐵不成鋼,說道:“你長耳朵沒有,聽到孃孃說話也不回答一聲,是聾了嗎?”
李宜祿馬上道:“聽到了。”
各家的條件不同,哪能一概而論,李宜祿想反駁一下,但又覺得李敏說的有道理。
農村孩子不讀書,如何才能改變命運?
李敏見李三珊開始打瞌睡,自己想要說的話也說完,便辭了回家,走到楊秀菊家下面時,看到她家燈還亮著,立刻改道進去敲門。
楊秀菊正在宰明天的豬草,聽到有人敲門,心中覺得奇怪,會是誰這么晚來拜訪。
楊秀菊問道:“是哪個?”
李敏長楊秀菊兩歲,聽到她的聲音,回道:“秀菊妹,是我,李敏。”
說話間,楊秀菊已到了門前,馬上開門歡迎道:“這么晚了過來有什么事?”
對于李敏,楊秀菊從來都是看不入眼的。
李敏家兩個孩子不過是個師專生,大專文憑,李敏卻整天在村里炫耀,說她家兩個孩子都是大學生。
而楊秀菊家兩個孩子,卻是實打實的本科生,雖然大女兒為了考本科,多補習了一年。
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她既然上門拜訪,楊秀菊作為主人家,還是熱情歡迎。
李敏進屋后,也不說閑話,直接開門見山道:“秀菊妹,聽說你家雞不見了一只,今天我在街上闖到羅明珠,看她背了兩只,我估計就是偷的你家嗯和李俊逸家的。”
楊秀菊本來就懷疑羅明珠,聽李敏一說,更加認定自己的主意,果然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楊秀菊道:“不是這個老尼姑還有誰,我白天就去她家找了一趟,估計她媽要死了,她才偷雞去送喪。”
李敏道:“我就是聽世芬說,才過來給你講一聲,你不要說是我講的,那個爛婆娘,萬惡得很。”
李敏和陳世芬走的近,自然和羅明珠不對付,所以她不和汪婷婷說這事,而是告訴楊秀菊。
楊秀菊罵人的功夫在朱家寨是鼎鼎有名,李敏要借楊秀菊的嘴巴為陳世芬出氣。
當然她說的是事實,她也不怕羅明珠找她算賬,她確實看到羅明珠背了兩只雞。
楊秀菊道:“你放心,我不會講你的,等那個花包谷兒回來,我再去找她算賬。”
花包谷兒?李敏聽的糊涂,但最后一句才是她想要的結果,農村人說話直接,卻是內心的真實想法,不怕楊秀菊不找羅明珠的茬,就怕她明天不敢回來。
李敏說了兩句閑話,從楊秀菊家離開,就等明天看好戲,走在路上,不由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