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戰勝自己。
當自己一窮二白的時候,他愿意為前程付出一切,不顧艱難去拼搏。
可當他穩定下來的時候,就會適應眼前的生活,而固步自封,不愿意涉險,怕失去眼前的好處,又得不到想要的東西。
穩定,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最理想的生活狀態。
可站在歷史的長河來權衡,對于國家和民族,卻是沉重的枷鎖,當所有的人都不去求新求變之時,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
國家不興,個人又怎么能興旺?
所以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就是因為傳統思維作祟,都遵守著祖宗定下的規矩,按部就班的前行,卻不知時間向前,環境一直在變,人也應該因時而變。
李宜祿道:“穩定當然是好事,但如果有更好的機會,你就不愿意嘗試一下嗎?”
陳霖道:“我想明白了,有多大的手,就端多大的碗,凡事量力而行,養雞這事以前我做過,失敗了,事實證明我沒有當老板的命,還是安心打工為好。”
李宜祿的事他聽說了,和兩個老板一起合資做無煙炭廠的生意。
一個新公司,成立之后,缺的自然是人,為了讓企業發展起來,必定會招賢納才,尋找合伙人,他猜測李宜祿就是作為說客,來勸他加盟。
否則在哪里打工不是打?
李宜祿又何必說有更好的機會?
李宜祿道:“陳哥,你是技術流的人才,是有大夢想的,難道你就甘心一輩子打工,以后老了怎么辦?我也聽說過你的事,以前你養雞,做虧了,但是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跌倒了,就沒有勇氣站起來繼續前行。”
陳霖道:“不是我怕,你現在一個人,根本不了解生活的難處,孩子要上學,幾張嘴巴要吃飯,種種都要開支,家庭和企業是一樣的,沒有穩定的收入,你拿什么來經營?”
要開支,要還帳,他背負的壓力很大。
任何新開的公司,許下再好的承諾他都不會輕易答應的,因為他經受不住再次失利的打擊。
人到中年,面臨的問題很多,這些問題磨滅了年輕時的沖勁和激情!
李宜祿道:“陳哥,我懂你的壓力,但是這是一個好的機會,如果能抓住你,對你、對村民、對青杠村的發展都有極大的好處,如果你擔心付出得不到回報,你可以抽空回來,親自和季宇航談,談談合作模式或者說薪酬這些。”
陳霖即然辦過養雞廠,就有當老板的想法,那其中的好處自然不必多講。
李宜祿覺得他猶豫的原因就只能是,陳霖擔心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李宜祿不能給他許下任何承諾,但他可以讓他們私下交流,看能不能談攏。
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那么做成功一件事的可能性就更高。
陳霖道:“我想一下吧。”
如果就這么拒絕了一個機會,陳霖心中覺得可惜,或許還是想一下,至少和老婆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