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文道:“一個企業初創,一定要把好質量關,是一就是一,不能自已砸了自己的口碑。”
何歡道:“劉鎮放心,我們會有嚴格的生產管理制度的。”
參觀完整個工廠,劉心文道:“先把產品做好,我很看好無煙炭的市場,你們能抓住這個先機就一定要做好,如果銷路上有問題,及時向我匯報,我幫你們推銷。”
……
無煙炭的檢測報告出來之后,果然和預計的一樣,用杉木材加工的熱值最高,比優質煤的性價比更好,而且燃燒時間長,不冒煙,不發爆,特點顯著。
無煙炭的質量沒有問題,如何定價就需要及時下決定,否則倉庫里日漸增加的產品將無處堆放。
李宜祿、楊宇、陳傳文三人在木材加工廠的辦公室,開始開會討論。
李宜祿道:“我先講一下我們定價的原則,一是根據市場上木炭的價格作一個比較,二是和煤炭進行一個對比,三是參考市場上的無煙炭的價格,四是根據產品不同品級來定價,五是零售和批發的區別,最后就是合作社的鄉親們拿產品的時候價格優惠一點。”
陳傳文道:“這方面你是專家,我覺得你擬一個單子出來,我們進行比較一下,看除去成本,能有多少利潤,最起碼再優惠我們都不能虧。”
楊宇道:“還要考慮一下遠近的運費,上門自己拿貨的我們可以優惠一點,所以鄉親們這邊我的建議就是優惠一點運費成本,畢竟他們也要分紅,享受企業帶來的紅利,如果在產品這一塊上讓利太多,那么年底他們分紅就少了。”
陳傳文道:“對,這個很正確,平時多花一點錢沒關系,只要一視同仁,大家都是這么高的價格拿的,但年底分紅如果少了,那村民對企業支持的積極性就會降低。楊總這個觀點很重要,影響很大,你想一下,分紅如果多了,那大家都當著是自己的企業,肯定會介紹更多的人來買我們的產品,而且,如果村民們拿的價和市場價差得太多,難免有些人會鉆空子,低價拿走產品,轉手又賣出去,可能他賺的錢不多,但影響的是我們企業的銷售和口碑……”
這個問題,李宜祿沒有想過,仔細一聽,確實很有道理。
青杠村的村民是什么樣的,但凡有利可圖,有便宜可占,他們都愿意試上一試。
楊宇和陳傳文不愧是人精,能把生意做起來的人,都有幾把刷子。
李宜祿道:“嗯,我都記上了,你們也再想一下有沒有遺漏的,我先擬一個產品價格表出來,大家確認無誤之后,我們就可以向聯系好的經銷商和有意購買我們產品的人銷售了。”
李宜祿很快就按產品擬了價格表,所有的產品分為兩類,一級品和二級品,然后價格分為市場銷售價,經銷商批發價,村民內部價。
其中經銷商又按遠近略有幾塊錢的運費差價。
李宜祿將筆放下,把稿子遞給大家的時候,突然有了一個主意,說道:“我們要不要把經銷商也分個級,銷量越大的成本價就越低,也給他們來個升級模式。”
楊宇道:“這主意不錯,或者交付訂金越多的拿價就越便宜,這樣我們可以早點回籠資金,也可以擴大原料收購規模。”
他們此時創業初,預備的資金已經用得差不多了,等到月底工人工資開支之后,就要等產品賣出去才有錢進,否則將無錢收購原材料。
一個工廠如果沒有現金流來支撐,很容易倒閉。
楊宇覺得這是一個回籠資金的方法。
陳傳文道:“可以,要想做大做強,就必須讓利經銷商,但是我們也不能是個人都讓利,有能力的人我們才讓,這個方法好。”
李宜祿道:“那我們再商量一下經銷商這一塊怎么定價,到時候市場推廣這邊還要麻煩楊哥多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