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祿答應何歡不能給其他人透露青杠村的旅游計劃,自然不會把詳細的操作告訴趙剛。
農村很多人喜歡閑聊扯談,說不好什么時候就說漏了嘴。
到時候人盡皆知,必須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這個暫時不能說,正宇哥這邊的工作就由我來做,你就等好信吧。”
趙剛道:“你要真能讓正宇過上你這樣的好日子,以后有啥事用得著你趙伯的,你就開口,肯定給你辦得妥妥當當的。”
李宜祿道:“謝謝趙伯,以后肯定有麻煩你的地方。”
從趙剛家出來,李宜祿直接回屋,然后給趙正宇打了電話。
從經濟效益,親人團聚等方方面面講述了回鄉創業的好處。
說年輕的時候在外打工可以賺點力氣錢,老了之后呢?
如果不在年輕的時候回到家鄉、建設家鄉,那么老了就只能像祖輩一樣,過著貧窮的生活。
現在國家扶持,正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大好時機。
趙正宇道:“那你現在一個月在家能賺多少錢?”
李宜祿道:“一個月五千塊錢的工資,年底分紅另算。”
趙正宇有些不信。
李宜祿道:“我這算少的,像陳傳文當包工頭,自己拉了一支施工隊伍,一年要找十幾二十萬,而且在以后這個數字會更高。”
趙正宇道:“像他這樣的少,主要是現在我們村的基礎設施都還沒有建,我回來也沒有用武之地。”
李宜祿道:“正宇哥,創業這種事,前期都是積累經驗,剛才我也給你說了,你先回來把爺爺的技術學好,然后村里有紅白喜事的時候練練手,等技術大成的時候,生意自然就好了。”
“我們做事靠的是口碑,如果現在就有很多客人,但你做出來的東西卻不好吃,你不但留不住人,反而事業做不長久。”
趙正宇道:“你說的也是。”
李宜祿道:“以后等設計院的規劃出來了,在我們村核心區域里,凡是要開館子的,都要得到村民們的認可,只有廚藝過硬的才能開,所以你早點回來,把技術學精。”
趙正宇道:“那等我把下個月上完再回來吧,我們辭職要提前一個月才能批。”
李宜祿道:“好,你把這事放在心上,等你回來,我們齊心協力,一起致富!”
……
日升日落,時間如流沙在指間滑落。
轉眼就到了朱少聰成親的大喜之日。
朱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村民們齊聚一堂,呼朋引伴,各自玩樂。
李宜祿作為朱家寨青壯派的實力人物,也是忙前忙后,跑得腿軟。
現在農村結婚,不像過去要抬轎子去接,改為派車。
在他的組織下,東找西湊,拼了十二個車。
期中婚車就是何歡的坐駕。
在這十二輛車中,何歡的大眾算不上最好。
但朱景鴻就覺得沾了何歡的氣息,有面子,非要不可。
年輕的時候,朱旭對父親、弟弟處得不好,但自朱正豪管家之后,兩家關系開始修復。
如今朱少聰成親,朱旭臉上也是笑容滿面,跟著張羅。
看到一排車列在馬路前,他自豪地道:“我當年結婚的時候哪有這個仗勢,全程都是腳踏車,走著去,走著回來,還要抬柜子、背被子……”
趙剛道:“就吹這些憨牛皮,我們哪個不是這樣過來的,快點把你家格格喊出來,喊她上車坐好,一會去獻花。”
朱旭扯著嗓子就開始喊道:“麻光芬,整起沒得,快點出來,不要耽誤了時間。”
“來了來了,催命一樣。”
麻光芬牽著打扮得漂漂亭亭的朱格格從屋里出來,一邊不耐煩地回著朱旭。
李宜祿找到車里的陳傳文,說道:“你一會去村委會接一下何書記,剛才我打電話給他,他已經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