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是人們出行的黃金時段之一。
青杠村的旅游中轉地也如期開業。
在楊昌興的幫助下,合作的旅行社開始把旅游大巴的中轉站設置在青杠村。
為了迎接好第一批客人,青杠村的村民已早早作好準備。
灑干的藥材、農戶自制的蔬菜、特色小吃……
各式各樣的,只要覺得拿得出手的,都堆積在青杠村的游客接待中心。
由趙天宇組織的廚師團隊,早已備好食材,作出招牌菜,十一碗,能保證每一個游客吃得舒心。
無論是從南到北,還是從東到西,只要經過Z市的游客,都會來到這里。
何歡、李宜祿、楊昌興等人都在青杠村的辦公樓里,等待著這個時刻的到來。
在人們的期盼中,楊昌興的電話響了。
來了,第一輛大巴車來了。
村委會的領導和商會的代表一起出去,準備迎接這歷史性的一刻。
從今天之后,青杠村就迎來了新的時刻。
李宜祿去老年活動中心的辦公室把老年鼓樂隊的老人們叫了出來,讓他們到停車場邊上準備歡迎新來的游客。
大巴車進入村中,鼓樂聲立刻響起。
游客們下車后,楊昌興立刻過去招呼。
在導游的帶領下,游客們向著村民們走來。
受到這樣的歡迎,怎不令人心動,他們拿出手機,開始拍攝青杠村的風景。
仿古的安置房,在五月的陽光照耀下,格外漂亮。
導游把所有的游客召集一起,向前來歡迎的領導和村民表示感謝,并邀請何歡講兩句。
游客們把手機對著何歡,也跟著起哄道:“領導,講兩句。”
何歡高興道:“歡迎大家來作客,雖然我們只是一個驛站,但我們還是祝福大家吃好玩好,別的話我不多講,今天是我們第一天接待游客,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對菜有什么意見或是建議,也請大家及時反饋給我們,我們好改正。”
“閑話不多說,歡迎大家,請。”
說著在前面帶路。
游客集會的餐廳,鄒勝規劃在村西角。
餐廳前是一遍寬闊的空地。
本是簡易花池,在村民們的付出之下,種出了五顏六色的花朵。
游客們從村口進去,要經過兩條街,街上滿是各種土特產銷售商鋪。
何歡在前面介紹道:“這里是我們青杠村扶貧易地搬遷安置點,這里經營的都是我們村生產的土特產,所有產品都是綠色原生態,價格也非常便宜,如果大家有興趣,一會吃了飯,回車的途中,可以選購。”
何歡帶替了導游的種用,不斷地講解著青杠村的種種,以及成立游客服務中心的原因。
在他身后,有兩個青杠村的年輕人,他們正在記錄。
從明天開始,再有旅游大巴車到來,他們就要去迎接,并且給新來的游客講解這些。
說到青杠村的發展史,有不少游客都關切地聽著。
把路放到嘴里,這一段路走很輕松。
來到了餐廳,何歡他們和導游一起招呼客人在餐廳坐下,讓廚師們準備上菜。
何歡道:“大家一路過來,肯定很累了,下面我們歡迎我們青杠村的農村產業發展合作社理事長李宜祿同志給大家唱一首歌,讓大家緩解一下旅途的勞苦。”
游客們馬上鼓掌歡迎。
這一路他們的心情都很好。
李宜祿在腦子里回想了一轉,看著游客大多數都是中老年,決定唱一個切合他們心境的歌。
“首先非常歡迎大家來到我們村,希望大家吃好,還是剛才我們書記所講的,我們是真心想把這件事做好,就像我們做其他產業一樣,希望大家多提意見,對我們的不足之處也多多包容,因為你們是第一批客人,所以我代表青杠村的村民,在這里獻唱一首,祝各位叔叔阿姨,健康長壽,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