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會兒,丹陽郡境內的各縣早已投降晉國——確切地說是投降了韓晫,但趙伯虎擊敗了韓晫,眾望所歸,各縣官府也沒有辦法,只能裝作沒看到,任憑趙伯虎在各縣吸收義士,逐步壯大。
截止十月前后,丹陽郡境內各縣已陸續歸順于趙伯虎的新江東義師,而此前韓晫還未踏足的會稽郡,亦同期歸順于趙伯虎,這使得趙伯虎終于掌握了江東三郡,真正擁有了東山再起的資本。
當時誰都以為趙伯虎會立即揮軍北伐,最起碼率軍渡過大江,收復九江、廣陵、下邳三郡,畢竟包括江東三郡在內,九江、廣陵、尤其是下邳,原本就是受江東義師影響最深的六個郡,倘若趙伯虎借助擊敗韓晫的勝勢渡江,毫無疑問九江、廣陵、下邳三郡會迅速倒向后者,哪怕有些許抵抗,也不可能阻擋住趙伯虎的腳步。
就連趙虞在信中看到這一段時,也以為他兄長會那樣做,然而趙伯虎并沒有。
從去年九月率軍入駐丹陽郡起,趙伯虎就沒有再打過一場仗,一直在丹陽訓練軍隊,同時派人關注長沙郡的狀況。
當時的長沙郡,或者說項宣率領的長沙義師,正遭受著王尚德的進攻,盡管長沙義師的處境日漸艱難,但心高氣傲的項宣卻拒絕了趙伯虎主動釋放的善意,這讓新江東義師上下都很氣憤。
然而在此情況下,趙伯虎卻力排眾議,哪怕項宣拒絕求助,亦率領數萬義師趕往長沙,助項宣擊退了王尚德。
不得不說,看到這一段時,趙虞亦不禁有些驚訝。
因為今年年初后,他確實曾從一些渠道得知王尚德進攻長沙郡并不順利,當時他還驚詫于項宣居然有那樣的能耐,如今才知道,原來項宣是得到了他兄長趙伯虎的相助。
以項宣的性格,大概也只有投奔新江東義師才能償還這份恩情了。
趙虞心下暗暗想道。
果然,在鄭羅后續的內容中隱晦描述,項宣果然歸順了新江東義師,歸順了趙伯虎。
而這時,也到了鄭羅這封信的結尾。
放下信件,趙虞起身從背后的書柜中抽出一份地圖,將其鋪開在書桌上。
據鄭羅在信中的描述,如今趙伯虎所率新江東義師的地盤,已囊括了長沙、豫章、丹陽、吳郡、會稽這整整五個郡,而在趙虞看來,九江、廣陵、下邳這三個郡亦唾手可得。
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趙伯虎率領的新江東義師,已經基本上恢復了四、五年前大江以南各路義師起兵時的基本盤,只是少了一個荊楚、半個江夏、半個南陽而已。
可要知道,當時那幾路義師是各自為戰,雖然彼此間有所配合協同,但彼此都有不同的利益與戰略,可如今,卻是新江東義師獨一家占據了這些地盤。
相比之下,毫無疑問是現如今的新江東義師更具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