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二人不止是官兵與反賊的關系,也不止是晉軍將領與起義義師的關系,二人彼此間還有血海深仇,自從陳太師與陳門五虎殺死了趙璋、趙瑜兄弟,害得下邳趙氏幾乎死傷殆盡,自從趙伯虎殺死了韓晫,雙方對彼此的仇恨就已到了不同戴天的地步。
要么陳太師與陳門五虎這邊被趙伯虎殺光,要么趙伯虎被陳太師與陳門五虎所殺,否則這場恩恩怨怨,幾乎沒有終結的可能。
基于此事,趙虞私底下也難免胡思亂想起來。
倘若陳太師與鄒贊、薛敖、王謖幾人相繼死在他兄長趙伯虎手中,他該怎么辦?
找他兄長趙伯虎報仇?
亦或,陳太師與鄒贊、薛敖、王謖幾人殺了他兄長趙伯虎,他又該怎么辦?
為他兄長趙伯虎找陳太師、鄒贊、薛敖幾人報仇?
胡思亂想良久,趙虞最終只能長嘆一聲。
他可以掌控泰山賊,可以掌控項宣,但他無法掌控陳太師與陳門五虎,也無法掌控他兄長趙伯虎與其麾下江東義師,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所幸,他暫時還不用被卷入二者的紛爭,否則,他的立場無疑會變得愈發尷尬與糾結——兩邊都是他在意的人,他幫誰?
趙虞當然知道他這是在逃避問題,也知道逃避并不能解決問題,但他實在沒有什么辦法。
他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加促他們兄弟倆的‘復仇’,推翻晉國,看看能否有機會讓陳太師與鄒贊、薛敖幾人失去原有的立場——倘若有朝一日,陳太師與陳門五虎失去了‘晉臣’的身份,父子幾人可還有立場與趙伯虎率領的江東義師廝殺呢?
或有人會說,即便如此,陳太師與陳門五虎依舊殺了趙璋、趙虞,殺了下邳趙氏,而趙伯虎也殺了章靖與韓晫,雙方仍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但要知道,雙方的仇恨并非私仇,而是戰場上結下的仇恨,正因為如此,陳太師才會送還趙璋的尸體,而趙伯虎也相繼送還了韓晫與章靖的尸體。
趙虞想來想去,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機會,至少相比其他還有幾分渺茫的希望。
那么問題就來了,如何讓陳太師、鄒贊、薛敖幾人失去‘晉臣’的立場呢?
想到此事,趙虞的腦海中便徐徐浮現四個字:涼州楊氏!
是的,只要他能設法讓涼州楊氏有機會率領邊軍駐扎邯鄲,涼州楊氏必然會站在三皇子李虔那邊,干涉皇儲人選。
介時,邯鄲必然會引發翻天覆地的變故。
那么,如何讓涼州楊氏有機會插手邯鄲呢?
趙虞已經有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