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程昂也知道他詐城的事失敗了,罵罵咧咧地帶著麾下兵卒投東邊而去。
他前腳剛走,涼州軍后腳便出現在邯鄲城外,憑借攻城長梯,對邯鄲發動了嘗試性的進攻。
面對這些叛亂的涼州軍,潘袤毫不手軟,立刻下令以弓弩、滾石、檑木等等招呼。
而期間,詐城不成的程昂則回到楊雄、楊暐兄弟處。
他無奈對楊雄說道:“我費勁口舌,奈何那潘袤絲毫不為所動……請世子降罪。”
“程虎賁言重了。”楊雄笑著安撫程昂,仿佛毫不在意后者詐城失敗。
而事實上,楊雄還真的不在意。
因為方才在程昂離開前去詐城時,他就聽他五弟楊暐解釋過了。
楊暐之所以建議程昂前去詐城,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讓程昂堅定立場,老老實實跟著他們涼州軍。
拋開這個主要目的,程昂詐城成功則最好,不成也無所謂,畢竟他涼州軍大將閆易的兩萬軍隊差不多已經抵達了邯鄲一帶,借助其軍中的攻城器械,他涼州軍有很大的機會攻入城內。
基于這兩點,楊雄并不在意程昂詐城失敗,他笑著對后者說道:“既詐城失敗,程虎賁不如與我等合兵一處,共謀邯鄲?”
事到如今,程昂還能有什么選擇,唯有點頭答應:“好。”
“鐺鐺鐺——”
“鐺鐺鐺——”
邯鄲城上,警鐘長鳴。
這長鳴的警鐘驚動了城內,許多城內百姓披著衣服走出屋子,站在自家院中茫然地看向城墻方向,旋即又困惑地看著一隊隊虎賁軍士卒從自家院子前的街道快步經過。
畢竟作為晉國的都城,邯鄲幾乎幾十年都沒有響起過預警的鐘聲,以至于有相當一部分人甚至都不清楚這陣警鐘代表著什么。
而許多朝中官員,亦被這陣警鐘驚醒,比如御史張維。
這位張御史被夫人喚醒后,便披著一件外衣匆匆奔出了屋外,神色驚疑不定地看向城墻方向,口中大呼:“來人、來人!……速速去城墻那邊詢問,為何鳴響警鐘!”
“是。”
匆匆而來的家仆,又匆匆而去。
不多時,幾名家仆便從城墻返回,神色大變地稟報張御史道:“老爺,大事不好,涼州軍反叛了,眼下正在大肆攻城。”
“什么?!”
張御史聞言大驚失色,急忙問道:“周左將軍呢?可曾打探周左將軍的消息?”
“這……”幾名家仆面面相覷,其中一人小聲道:“小的不敢說……”
“快說!”張御史急得不耐煩了。
只見一名家仆咽了咽唾沫,小聲說道:“潘中郎已下令禁止謠傳,但據士卒私下透露,周左將軍似乎是被涼州軍殺害了……”
“什么?”張御史駭然地睜大了眼睛,驚得腦門上出了一層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