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半個時辰后,他與姜宜在陽平城西約十里處碰面。
姜宜質問烏木察為何不繼續追擊,后者如實回答道:“我軍新敗,士卒幾無斗志,是故晉軍伏兵殺出時,士卒紛紛畏懼而逃,無法禁止。”
姜宜打量了幾眼四周烏木察軍士卒垂頭喪氣的模樣,微微點了點頭。
他也覺得,叫這些士卒以這般狀態去追擊晉軍,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想了想,他問烏木察道:“我欲尾銜周虎,你如何打算?”
烏木察回答道:“事到如今,唯有先攻取陽平,隨后……等待世子的命令吧。”
姜宜點點頭,告別烏木察,率領騎兵追擊晉軍而去。
差不多天蒙蒙亮時,趙虞已率領著這七千晉軍撤退至元城一帶。
而此時姜宜也趕了上來,率領四千騎兵就跟在這支晉軍身旁,兩軍僅相隔不到一里之地。
見此,韓郡守提醒趙虞道:“天色已大亮,我等應警惕這支騎兵……”
但趙虞倒不以為然。
在他看來,騎兵與騎兵是不同的,薛敖率領的太原騎兵,是那種善于沖陣的騎兵,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主將武力無雙,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太原騎兵的甲胄防御能力不比步卒差多少。
而姜宜所率領的涼州騎兵,則是那種善于牽制的騎兵。
說實話,這種善于牽制的騎兵很難纏,追又追不上、趕又趕不走,作戰方式好似鈍刀殺人,足以讓人氣吐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騎兵欠缺‘一錘定音’的殺傷力。
就好比眼下,在沒有其他友軍的情況下,趙虞不認為這支涼州騎兵敢直接沖他們的隊形。
而事實也證明,姜宜所率的這四千涼州騎兵還真沒敢直接沖晉軍的隊形,只是沿途咬著晉軍,時不時朝晉軍發動一撥騎射。
這種程度的攻擊,充其量也就只能對韓郡守麾下的魏郡軍管用,而對于曹戊麾下的老卒,說實話沒多少大用。
當然,這并不代表趙虞輕視這支涼州騎兵,恰恰相反,他一直警惕著這支涼州騎兵。
就比如,曹戊所率領的四千余潁川軍,一直都處于靠涼州騎兵的一邊,一旦涼州軍發動襲擊,曹戊軍只要一轉身,便可以立即接戰。
也正因為看出了這一點,姜宜幾次想嘗試沖陣可最后都放棄了。
巳時前后,趙虞率七千晉軍抵達元城境內。
此時的元城已落入涼州軍的手中,趙虞也沒打算去奪城,直接折道往北,投奔館陶。
而姜宜所率領的四千余涼州騎兵,依舊一路跟著他們。
下午未時前后,趙虞率軍堪堪抵達館陶境內。
館陶,位于元城北面約六十里左右的地方,相比較周邊郡縣,其實這座城倒也不算十分繁華,至少相比較邯鄲、梁城、臨淄等城遠遠不如,但有一點它十分特殊:館陶有晉王室的狩獵圍場,還有一座行宮。
但凡狩獵圍場,平時都有軍隊駐扎打理,既然有駐軍,那就肯定有軍營,用齊全的應用之物。
當然,這些并不是褚燕那一晚決定撤至館陶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館陶乃是祥瑞公主的湯沐邑——說白了就是公主的地盤。
因此褚燕便率軍撤到了館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