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兩位同伴,不辣的境遇就更差一點,級別也是少校,可職位還是偵察營營長。
偵察營就一個營,他也沒處可升了,周景沒辦法又給他兼了個一團的參謀職,也算是給他一個彌補。
不辣拿著委任狀笑得很開心,他沒有那兩個家伙的心思多,就是單純的高興,當上校官了,也算是光耀門楣了。
“師座,中校參謀長,那二團?”龍文章不解的問。
“兼任二團團長一職,二團當然還歸你管,以后我不在的時候,你來發號施令,也算是名正言順的了。”周景意有所指的說道。
軍隊系統中,正職當然是一把手,副職和參謀長就是二三把手。
**的指揮系統中沒有太明確的規定,而且山頭主義普遍存在。誰的話語權更重,要看誰更受一把手的信任。
也就是說當周景不在的時候,龍文章可以直接繞過方一鳴,統領全師。
龍文章也聽明白了周景話里的含義,猛的皺起了眉頭:“師座,是發生了什么事情了嗎?方副師長不會是跟您起什么沖突了吧!”
“沒有,別瞎想,方師長跟我好的很,我這樣說也只是有備無患,你們安心做事就好了。”周景笑著解釋。
久別重逢,眾人又敘了一陣話,好像有著說不完的事情,直到豆餅跑回來,說外面的歡迎儀式都準備好了,這才算告一段落。
院外來湊熱鬧的群眾相互八卦。
“小伙子,這是歡迎誰呀?”一老先生問道。
小伙子回身瞧了瞧,老先生五六十歲了,還挑著擔子賣菜,也不容易。
便說:“我們是歡迎大英雄龍文章的,就前段時間,跑到小鬼子占領的地方,攻下龍陵縣的龍文章。他安全的回來了。”
“他回來了?”老先生激動的熱淚盈眶,一雙眼順著小伙子指的方向,期盼的望著。
當龍文章他們走出師部院子時,喧天的鑼鼓聲就開始了。
姑娘獻花,鄉紳敬酒,文工團唱著拿他們事跡編的快板兒,父老鄉親單壺提漿相迎,那場面別提多壯觀了。
而一位抱著菜筐的老先生,強行將菜筐塞到了龍文章手里,并抓著他的手問:“龍英雄,龍陵縣光復了,我們能回去嗎?”
“老先生,您問這個,難道您是龍陵人?”龍文章反問道。
老先生拿袖子擦掉眼淚,“龍英雄,不瞞你說,我就是龍陵縣的人。龍陵縣被日軍占了,我們就逃了出來,沒有家了。
我這一把老骨頭,指不定哪天就沒了。埋在哪里都不如埋在故鄉,也不知道能不能。”
離開家鄉是種什么心情,龍文章最明白,老先生對他說的一番話,讓他頗有感觸。
把東西塞給旁人,他握著老先生的手,語重心長的說:“老先生多慮了,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而我們這些當兵的,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徹底克服滇西,把小鬼子全部都打跑了。”
“這我可以拍著胸脯給你們做保證,一定會達到的。”
龍文章慷慨激昂的表態,贏得了百姓們的一致歡呼。
“龍英雄,龍英雄!”
屬于龍文章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徹底響徹整個禪達。
被歡呼聲包圍的龍文章興奮的臉都紅了,有這么一回,出生入死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