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都被“國母”這種冷酷的態度嚇到了,群里沉寂了好一會兒。
還是一抹風情率先發言:“這個女人跟慈禧有的一拼,我們不能否認她的優秀,但絕不會認可她這種行為、態度。這簡直是不把人當人看,太可惡了!(憤怒臉)”
抱抱君也氣憤的發言道:“不把人民當人看,還想讓弟兄們賣命,做夢。對了,抗戰勝利后,周師座可是要明智選擇啊!”
周景:“………”
考慮的不是太遠了嗎?還是顧眼前吧!
……
……
其實,訓練部隊修身養息并不代表沒有戰爭,在1943年的春天,野人山的戰爭早就打響了。
駐印度遠征軍的先頭部隊,是新編38師的團。
這支部隊的任務是:消滅盤踞在野人山,及胡康河谷之敵。掩護獨立工兵第10、第11團,美國工兵兩個團,及獨立工兵三個營,完成修筑中印公路首段的任務。
他們準備了充足的糧食和彈藥,攜帶了齊全的通訊設施,但是仍然不足以應對叢林中的狀況。
他們在叢林里時常迷路,需要美軍飛機不時從空中指點路線。
經過長達半個多月的行軍,團才抵達柏察海,在卡拉卡一帶修建防御陣地,等待后續部隊的抵達。
當時,日軍第18師團正盤踞在緬甸北部。說起來日軍第18師團,很多人都有印象,因為這是個臭名昭著的師團。
我之仇寇,彼之英雄。
日軍第18師團,先后參加了進攻上海,南京,香港的作戰。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又攻陷印度支那,馬來亞,新加坡,泰國。
這支師團在日本國內贊譽極高,被奉為常勝師團,牛逼哄哄的不得了。
師團長是日本田中新一中將,他得知中國駐印軍抵達的消息后,立即命令麾下的聯隊拼命抵抗,企圖再次將中**隊逼退到野人山當中。
抱抱君又問:“作戰的重要性我們已經了解,那您能否為我們講講這次作戰的難度呢?跟一般的戰斗有什么區別。”
當然沒有問題,跟群里面這幫書友吹牛打屁之前,周景還真跟龍文章搞過一次兵棋推演。
野人山的地形復雜,環境惡劣,在這里作戰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周景站在日軍方面,指揮聯隊,龍文章則指揮團。
周景一上來就來了個當頭棒喝。
這個時候,日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開戰之初的勁頭沒有了,飛機大炮坦克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比不過駐印遠征軍。
不過,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在野人山這里打仗,日本人是占了地利的便宜了。
由于森林的特殊限制,飛機、坦克、大炮等機械化部隊和重型武器完全失去威力,常常是小規模的接觸戰。
雙方均分為若干戰斗小組,如同林中小溪,蜿蜒前進,以搜索對方據點,然后尋覓攻守得宜之地勢,構筑工事,各個擊破。
這便是令軍事家極其頭痛的森林戰術。
拿著紅色小旗的龍文章直接傻眼了,氣得想罵娘。
攻打龍陵縣城的時候,他可是體會到了有飛機支援是個什么感覺。
那簡直爽得沒邊兒了。
要是動一動身子,飛機大炮坦克一擁而上,直接一路碾壓過去,簡直不要太爽。
可現在,突然告訴他,你這些優勢都用不著,那絕對讓人痛苦的要死。
小規模滲透就滲透唄!龍文章也沒轍,只能繼續用這種苦逼的方式推進。
周景輕蔑一笑,第二招來了!
茂密的樹葉遮天蔽日,四處一片黑暗,常常是敵我搜索部隊遭遇,但聞其聲,不見其人。
只能靠聽覺和直覺作戰,靠雙方對地形熟悉程度,和個人作戰素質決定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