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空條由介正興致勃勃的記錄,研究著A班B班學生的個性;另一邊的承太郎也沒閑著。
吃完飯回到自己的房間后,承太郎盤膝坐在地上,閉起雙眼,調整著呼吸。
這個坐姿對于習慣跪坐姿勢的日本人來說有些別扭,但這正是修煉波紋呼吸最有效的姿勢。
當時喬納森?喬斯達和他解釋了很多有關波紋的事情。其中有他說波紋呼吸的開創者來自東方古國的西藏。在東方那邊,坐立調整呼吸時,大多都采用這個姿勢。
據說是由于東方古國那邊的人認為深呼吸不是全部采用鼻子,而是讓氣流下沉到小腹往上一點的位置,他們稱那邊為“丹田”。
按照他們的說法,“氣沉丹田”能夠調節陰陽,溝通心腎,充實心臟,恢復生理機能,促進身體再生力量。而且喬納森還告訴他這個說法是有科學依據了,具體好像是丹田是人體經脈的匯聚點,就好像心臟的作用一樣。
這樣看來波紋呼吸法最早就是一群人使用了氣沉丹田的呼吸方法,然后發現長此以往可以加強身體的力量和活力。
可能是經過幾百年的嘗試,加上無數代修煉者的改良,成為演變為了喬納森?喬斯達他們修煉的波紋呼吸法。
雖然承太郎對于氣沉丹田的呼吸方法抱有疑問,但眼下試一試也沒有壞處,更何況他的腹部還有一些傷,如果這個氣沉丹田的呼吸方法這么神奇,那么他的腹部傷勢的恢復速度也應該會加快很多。
承太郎放緩呼吸的頻率,感受著吸入的空氣并用力下壓到小腹。慢慢的,承太郎好似感覺到了那若有若無的氣流,它們在被下壓后,產生的能量好像在補充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身體的血液循環速度也在加快。
“小腹開始發熱了,手臂的沉重感好像也開始減小了……”
承太郎雖然沒有睜眼,但是嘴角微微上揚,沒想到這個方法居然是真的,而且就目前看來,效果還算不錯。
原本他一分鐘大約呼吸17—18次,現在采取氣沉丹田的呼吸方法后,他的呼吸頻率大約在11—12次,平均五秒完成一次呼吸。
“這樣呼吸應該還能加強身體的恢復能力,不知道能不能讓有舊傷的人稍微恢復一點……”
由于承太郎處于慢速呼吸的狀態,他對外界的一切感受都被減弱了不少,進入了一個奇妙的狀態。
根據呼吸進入小腹的空氣被壓縮,產生了一定的能量,正是這些能量加速了體內血液循環的速度,讓血液中的氧氣和其他元素加快工作的速度,從而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同時刺激體內神經,減緩衰老速度。
所以,所謂的加快身體恢復速度和增強生命力應該就是這個原理吧。
由于承太郎集中精神的進行慢速呼吸,所以他算是進入了一個只有自我的狀態,對于外界的感應就好像隔絕了一樣,時間對他來說好像沒有變化一樣。
從小窗透進來的陽光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著角度的強弱。在最后一絲光線被墻擋住,承太郎睜開雙眼,吐出了一口濁氣。
他捏住帽沿轉向另一邊,看向旁邊柜子上的鬧鐘,上面的時針已經處于五點和六點之間的位置了。
“真是的,居然花了這么久嗎?”
忽然放在鬧鐘旁邊的手機振動了一下,他起身了過去,拿起手機看了一眼。
在狀態欄的位置,某聊天軟件彈出了好幾條消息,排在第一條的是“八百萬百”邀請您加入群聊。
承太郎點了同意,接著他就加入了一個“雄英高中一年級英雄科A班”的群聊之中,原本只有一兩條未讀消息的app,瞬間多出了99+條未讀消息。
承太郎皺了皺眉頭,點了進去。
在他進入后,一個頭像是歐爾麥特的同學率先發了條消息:歡迎承太郎同學進群!
在他發言后,后面又彈出了好幾條來自同學們的歡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