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深深定看了他一眼:“趙鋼作為劇本里的重要男配,許多人都盯著呢,競爭不僅僅是來自公司,也是來自其他公司,你確定?問過許晉意見了嗎?”
賀川道:“他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
組長也不廢話,“行,那就趙鋼。”
不知為什么,組長還意味深長地補了一句:“希望他不要浪費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賀川沉浸在成功的喜悅當中,沒有多想,道:“他會的!”
等其他經紀人都散會了,有一位資深經紀人留在最后,跟組長一同走,那位經紀人左思右想,忍不住道:
“組長,不是我嫉妒賀川所以故意詆毀他手底下的藝人,我是真覺得許晉的長相跟年齡都對不上趙鋼人物角色,他太過年輕了!”
組長極其冷漠道:“機會我已經給他們了,他們自己能不能爭取是他們自己的事。”
那位經紀人欲言又止,長長地嘆了口氣。
組長語重心長道:“老柳啊,想要在圈子里混下去,一個藝人首先要優秀,有一項特別突出的能力,其次,他還需要一位優秀的經紀人。
不然我們怎么會有一句古話叫“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伯樂,可比千里馬要重要的多。”
這位經紀人沉吟了一會兒,好像明白了什么。
賀川替許晉爭取到了面試機會這件事,他并沒有告訴許晉,他想著等許晉忍不住了問他,他才來說,借此吊一吊許晉的胃口。
這是賀川對藝人的慣用手法了,沒人告訴賀川要這么做,這是賀川自己覺得應該這么做。
知道藝人想要什么,他能夠繼續掌控藝人,如果藝人在他的安排下獲得了極大的成就,那他也能從背后獲得極大的掌控愉悅感。
如果擱在后世,賀川這樣的行為,就是個十足十的“掌控型”經紀人。
但很可惜,許晉注定是跟其他藝人不一樣的。
賀川等啊等,足足等了四天,都沒有收到許晉的消息。
賀川隱隱有種預感,許晉這個藝人或許是真的傻,亦或者是太相信他了,太過沉得住氣。
明明他對這部大制作很是心動,但都不過來問一問,就不怕遲則生變嗎?
賀川猜不透許晉的想法,就打了個電話給許晉跟他說了下面試的時間。
許晉倒沒賀川這么多小心思,他的想法一直都很簡單,與其把心思放在等待的焦慮上,還不如將時間花去揣摩要演的角色中。
如果賀川能替他爭取到機會,那他就用全心全意的表演去對待面試,但如果賀川這邊爭取不到,那他揣摩角色也不會白費,起碼在揣摩的過程中,他也學到很多東西。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賀川既然說他來解決,那許晉就全權放手,只等通知。
經紀人跟藝人之間是要磨合的,許晉一加入公司就馬不停蹄的去拍戲,跟賀川聯絡也少,所以磨合的慢,才會在很多事情方面步調都不對等。
回到宿舍后,許晉花了兩天時間把《崢嶸》這本書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然后又花了一天的時間重新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