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人的話,其他人都無比鄙夷地說:“跟經紀人打電話溝通工作可以,但哪有天天打電話的呀,又不是跟經紀人談戀愛,你看外邊多冷,得下多大的勇氣才能出去啊?”
……
其實他們還真的猜對了許晉出去的原因,并不是談了女朋友,是在跟經紀人打電話。但他們討論的也不是拍完了《崢嶸》之后的行程安排,而是跟房產有關。
此時已經過了元旦,來到了2005年的1月份。
許晉自加入了唐仁之后,憑借勤奮好學的精神,瘋狂的學習課程成為去年最努力的學生,在系統的幫助下依靠不斷增強的演技,接拍下了4部影片,并在其中兩部擔任重要的男配角。
這樣一份答卷,在新人當中都是非常矚目的。
這些,全是許晉憑借自己的實力爭取到的!
但即便如此,他的人氣卻不是在這四部影片里積累的,雖然拍攝的影片有許多,但一部都沒有上映,還要經過漫長的制作周期。
他的人氣是在還未加入唐仁前,去香江那兒拍的兩部電影積累起來的。
所以現在的許晉,哪怕賀川知道他能力不錯,但對于公司而言他只是屬于可以栽培范疇,達不到砸資源大力推的地步。
他現在的地位,相當于是從一個新人變成熟手,想要有劇本主動上門找他拍,起碼也要等到他拍的影片上映才行。
只有上映了,才能看到市場的反應,也才能清楚看到這個明星的價值。
隨著“韓流文化”爆發,國內許多公司都派人去了解韓國經紀公司的制度,所有條件章程日漸趨于完善,其中“藝人的價值”這一點也被提了出來。
影視行業方面的明星暫且不說,就拿歌手行業而言,周董在大火時期以天價簽下了“優酸乳”的代言,把個人形象印在了乳制品上,就是“明星商業化”邁出的一大步。
“明星的商業價值”、“明星的影響力”不斷被提起來,跟“粉絲”和“偶像”有所關聯,也跟明星的人氣有所關聯。
但過去看重人氣,就會淡化“明星的能力”,就拿前年選秀大火的“超級女孩”,由全網選出來的十個被觀眾最喜愛的唱歌女孩,她們一經出道,討論度就已達到了一線明星的熱度。
可惜這種熱度,跟她們的能力并不相配。
那些女孩們唱功很了得嗎?
能從十幾萬海選中殺出來的人,并走入了全國二十強,唱功肯定是不錯的。
但哪怕不錯,也不能抹殺她們其中有很多人并沒有經過專業的系統訓練,有許多“素人”的存在。
而她們的能力,跟她們獲得關注熱度并不匹配。
國內的一線明星,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哪一個不是有許多經典作品,哪一個不是從一個小小的明星開始奮斗?
就如“出道即巔峰”的周董,他從小就接受了音樂熏陶,有很高的音樂素養,在上中學的時候就開始自彈自唱,自己寫曲。
所以他的成名爆發,是在他有這個能力的基礎上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