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晉沒有懷疑電視臺負責人推薦的這個人的才華,依照電視臺對他的重視程度,要是是個沒才華的,負責人可能提都不會跟他提。
那個人提出的構思設想不錯,也真的有實現的可能,負責人欣賞,才會想著替他引薦一下。
另外一邊,負責人掛斷了電話之后,想了下,又拿起手機打了另外一個電話。
他打給的,正是馬俊,馬俊也是提出一種新型即時溝通平臺“微博”設想的創始人。
李銘跟馬俊是大學同學,關系很鐵。
大學畢業出來之后,李銘就投身于華宇電視臺,從一位小職員做起,一步步做到了現如今對外負責人的地步。
而馬俊則是輾轉于各種科技公司,寫過代碼當過程序員,算法,C++語言等都稍有涉獵。
但是他的編程能力不算很出色,反而管理人員很有一套,被公司發現了管理的特質,就將他給轉為管理層人員。
離開了程序員的生活,馬俊接觸了很多不同的客戶,積累了許多人脈,見識也變得比以前當程序員時,守在那一方寸的天空要多許多。
但即便如此,他對程序的熱愛依然維持著,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都會想起那一串串的數據代碼,想著那一個個有趣的程序。
在今年很偶然的一次機會,他上網時看到了貼吧里頭有人提到,雖然貼吧發表評論很好玩,但是不能隨時隨地的溝通消息。
能在貼吧上流傳的都是些小道消息,想要獲得正規消息,還得去各種平臺渠道上,消息難以獲得,需要吧友手動的進行轉載。
遇到一些熱門的內容,點進去看帖子就有上萬條那么多,一頁一頁的翻都翻不過來。
看到了這條內容后,馬俊心里頭就萌生起了一個想法,他能不能嘗試著構建一個平臺,在這平臺上各種專業的新聞媒體機構都可以進行入駐。
新聞媒體可以選擇在平臺上發布最新最權威的消息,不需要別人手動搜索再去轉載到其他平臺,讓溝通變得更接近。
不僅如此,權威機構可以入住,個人也能開通一個平臺賬號,在權威機構發布消息的下方留言,發表評論。
他們可以發表評論,也可以發布消息,當成一種社交來玩。
這樣的溝通,比貼吧要更加方便快捷。
與此同時,簡化發布帖子的步驟和界面,拋棄冗長復雜的流程,界面更加清爽,不搞太多花里胡哨的東西,就只是評論和回復。
去掉文字框,所有人的回復都是文字,一眼掃過,就能接收到一大段文字信息。
這樣雖然無法做到上萬條評論很快就能瀏覽完畢,但是幾百條評論也是很簡單的,翻頁都不用,只要一直刷新,評論就會不斷冒出來。
馬俊腦海里一升起這個念頭,就忍不住越想越細,然后開始做市場調查分析。
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去做調查,發現市面上還沒有類似于他想法中的平臺,如果他要做的話大有可為,于是就毅然決定辭職,全心全意的撲在了創業上。
搭建平臺并不困難,馬俊老本行就是程序員,他自己都能夠寫一個出來。
現在平臺搭建完畢了,已經進入了調試階段,開始內測,遇到毛病再來一個個解決。
眼看著平臺日益完善,馬俊的心思也活泛了起來,打起了宣傳的主意。
為此,他就找上了李銘,讓李銘給他支支招。
其實按照馬俊的思路,這個平臺既然是在網絡上的,那么通過網絡宣傳是很好的一種方法。
只是網絡宣傳方面他也沒有資源,認識的人脈里頭很少人涉足網絡這一快,而李銘是電視臺負責人,每部電視上映時也會在網絡里頭投放廣告。
馬俊原本的想法,就是借助李銘在網絡上投放廣告的方法,去宣傳“微博”平臺。
但沒想到,李銘聽完了他的想法,給出了他另外一種宣傳渠道——從明星這兒下手。
網絡平臺上投放廣告,他這邊可以給他一些渠道。
但即便是投放廣告也要講究方法,不是隨便幾句話的廣告,就可以吸引人點擊進去,下載這個軟件的。
要說網絡上人們對什么感興趣,還得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