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越高,定下的價格就越高。
不過《愛情公寓》這部片子比較特殊,他們并沒有花錢購買,就給安排了一個暑期黃金檔。
這價格……說實話電視臺心里也沒底,不知道要給多少。
給多了吧,這終究是許晉的片子,不劃算。
給少了吧,又怕許晉不樂意,而且臺里的方針是打算跟許晉交好的,給少了就怕顯示不出電視臺的誠意。
正當華宇衛視咬咬牙決定給個高價時,韋導那兒卻提出了分成模式。
這個模式不算新鮮,但往往只有大制作班的豪華影片才可以談到和電視劇分成,要知道這個分成可不僅僅是廣告分成而已。
一部電視劇賣出去,除了廣告,第二輪的播放權、附加的影響力、對電視臺的宣傳等等都是能生財的。
考慮到《愛情公寓》這部片子的特殊,以及不確定是否會火要不要給高額買斷價,這“分成”模式倒顯得不錯。
合乎情況。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收視率不好,華宇衛視也只是付出了一個暑期黃金檔的代價,不會虧本。
如果收視率好,那就是大家都賺,雙贏。
李銘跟臺里的高層提了一下,大家不意外全都欣然同意了,還決定把給韋導他們的分成比例調高一點,自己少賺點沒什么,只要讓許晉感覺滿意。
開頭第一集合格,不代表《愛情公寓》的水準能夠保持住,畢竟是新人導演,所以他們看成片的態度都很嚴厲。
連著三集看下來,華宇衛視的高層也看出一點門路來。
新人導演會犯的錯誤,這里基本沒有。
雖說沒有主角配角之分,但是戲份誰該重誰該輕還是很一目了然的,不會讓觀眾搞不清楚主次。
“這位導演的片子,還挺有意思的。”——看完了三集后,大家心里都不約而同浮現起了這抹想法。
自然而然的,他們想到了許晉,一陣贊嘆。
“沒想到啊,許晉看人的目光這么準,他是從哪里找來的新人導演?”
“只要這部劇的后續水準能保持跟前三集一樣,這部劇哪怕無法火,但收視率也不會差!”
“姜還是老的辣,許晉敢投資,就一定是很看好,想必這劇本他都過目了一遍,雖然沒有參演里頭的角色,但他給這部劇的影響力無處不在。”
有人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道:“這部劇播放出來后,許晉的眼光如何業內也會清楚了,他不僅僅是自己演的戲厲害,看劇本的眼光也毒。
你們說,到時候業內的人會怎么想他?”
其他人臉色微變。
一個看劇本眼光好的,不僅僅是自己飾演的角色好,投資的劇本也很好,這還能怎么看他?
當然是抱大腿啊!
此時不抱大腿,更待何時?
許晉投資的這部影片,因為沒有出演角色的緣故,業內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就連唐仁恐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