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看就看了兩個半小時。
看搞笑的劇情時大家快忍不住一起發笑,在看到沉重的劇情時也會無比肅穆,所有人的心神都被影片給吸引了進去。
吳導拍攝的赤壁不同于正劇,而是偏向野史的搞笑,其中有一句詩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只是詩人里的一個情景,并沒有這樣的歷史典故。
但吳導也將這個情節也拍攝了進去,再加上其他人不這么正經的演繹,所以導致這個片子在戰爭場面上有正劇那般恢弘肅穆,但在非戰爭場面上也有點搞笑的,不是全程都讓你繃著情緒無比高能。
看完了赤壁上級后,大家都不由點了點頭,感覺很不錯,還紛紛跟許晉和劉伊菲說自己的觀后感。
“茜茜,你拍的很好看啊,聽說這部劇的成績也好?”
“許晉,你將我心目中諸葛亮的形象給表演出來,非常不錯,還有那周瑜也很帥氣,足智多謀!”
“那戰爭場面拍的很好啊,還變化著各種方陣,這沒有一兩個月的訓練恐怕是訓練不出來吧,那些士兵扮演者都整齊劃一,很厲害啊!”
“差點覺得自己是真的在看戰爭片了哈哈哈!”
……
許晉笑笑地說:“也是導演拍的好,劇本也不錯,我們拍攝這部戲的時候都很用心,大家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這部劇一拍都拍了有小半年了。”
劉伊菲不知想到了什么,道:“當初拍的時候導演天天都要拍大場面,每天劇組都亂糟糟的,你走到劇組里,不是這個人喊哪個隊在哪里,就是那個人喊負責什么地方的在哪里。
就跟菜市場一樣,幾乎到處都在喊,因為人太多了,一時之間協調弄不過來,天天都很熱鬧。后來導演那邊又提拔了幾個小隊長,一個隊管三四十個人,才稍微的將亂象給整理了一下。”
許晉也回想起了當時的場景,順嘴地說了句:“對,是挺亂的,如果不是提拔的那些小隊長,恐怕會一直亂到拍攝結束,而且也不一定能支撐到那時候,怕是拍到一半,劇組就全崩掉了。”
劉伊菲笑瞇瞇地說:“你還記得不,當時進度拍到一半了,導演還在那邊拍大場面,天天都組織著大家變化各種方陣,有的群演就鬧脾氣。
覺得導演拍這么多,電影時長又這么短,這些場面都無法被剪進去,那還要這么用功干什么?
主要是當時拍攝的太苦了,不是不想干,而是拿的錢也少,拍的又這么苦,還不能剪輯進去,就很心酸。”
許晉連忙點頭,“這個我也記得,當時印象還挺深刻的,頭一次看見竟然有群演敢跟導演起爭執,那幾個群演也是厲害,非常的有膽氣。
而且我覺得他們問的問題挺好的,因為這些問題我們也想去問,只是礙于導演嘛,所以就沒有一個人去問。
畢竟那些戰爭場面我們也有加入進去拍攝的,拍了這么多天,那么多條,萬一都不能用,我們也覺得可惜。
既然都不能用,那干脆就別拍了,耗費了那么大的心血,結果一條都不用,又不是說送上去被上面剪輯掉,而是很可能一開始劇組這邊進行剪輯,那些畫面十有**就會被剪掉,那真的是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