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國內娛樂圈的環境,改善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還是需要有更多的話語權掌控在自己手里才行,比如……他也開始招收一些明星?
娛樂圈每天誕生的新人太多了,他也無法把握準哪個新人會爆紅,而且招收了新人就得給他們相應的資源,這點才是讓人感覺最頭疼的。
他自己的資源基本就是靠名氣接的,而不是靠公司和經紀人接的,在資源渠道上,許晉一直都知道自己是比較弱的一個。
不過他人紅名氣大,所以才有資本青睞,所以以前無所謂,但如果公司招收了一批新人,那資源渠道上也必須得跟進了。
創辦娛樂公司跟當明星又不同,他自己單打獨斗進入投資界,只要投資了幾部紅劇就能得到業內人士的尊重和認同,但開創娛樂公司,光靠這點還不夠。
資源人脈的置換,里頭的彎彎繞繞,足以把許晉搞得腦子都大了。
只是——
許晉眼神微凝,如果他開創的短劇視頻網站可以起來的話,在資源方面似乎不需要過多擔心。
反正一年到頭要拍攝如此多的短劇,在影視學院里招收學生來演也是招,那么從公司里招人來演同樣也是招,為何不招收明星?
當然,秉著對明星負責的態度,一旦招收過來,那肯定得好好替他們規劃,光是這一點,就挺頭疼的。
畢竟不是所有明星都有紅的潛質,如果沒有規劃好,其實也是耽誤了他們的青春。
人的青春能有多少年?
那是最寶貴的。
許晉轉了轉手中的筆,寫下了個招收明星,特意畫上了個圈,到時候再看吧。
過完年,所有都在慢慢恢復正軌,許晉的活動也漸漸多了起來,開始關注起拍攝的短劇。
說是短劇,其實一集也不會特別短,大概都有四五十分鐘的樣子,但拍攝的集數少,只拍攝8-12集,在這種劇集下,很多情節都很緊湊,很難出現灌水的情況。
時間一晃而過,來到了五月份。
許晉照樣時不時回去劉伊菲的劇組里做互動,盯著短劇的成品讓后期盡快制作完成,還參加了許多應酬。
這些應酬都是想要跟許晉一起合作投資影視劇的。
對此,許晉都沒拒絕。
在影視劇的圈子里,人脈還是很重要的,他是能收到很多劇本,但那些劇本不一定優秀,而其他投資人收到的劇本都是大劇組找上門來的,有大制作和大明星加盟,內容和流量上都過得了關。
許晉真的想要進入投資影視的圈子里,就得多多接觸這方面的人脈資源,為以后打下堅實的準備。
五月十二號,第一部短劇拍攝完成,因著國內并沒有對網絡劇有審核的要求,所以他們自己做的審核,嚴格的卡著一條線,凡是有少兒不宜的畫面或者過于血腥暴力的畫面都會被刪掉。
就這樣,第一部短劇《嗡嗡愛戀》在“優看視頻”上線了,并且開啟瘋狂打廣告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