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國知州衙門。
河道衙門,漕運衙門,寧波府的兩個知州,沿海幾個縣的縣令,濟濟一堂。
“各位都是謀國的人,這次議事,我就開門見山了。”
吳克洋望向鄭淵寧:“鄭大人,關于查刀子專擅殺人的案子,今天就要結案。按大明律法,查刀子判斬監侯,陳東私闖民宅,強奸人婦,判絞刑,因人已死,故不執行。”
“是,是。”
鄭淵寧應聲蟲似的。
“海大人。”他又望向替任的昌國知州:“你前幾日抓的那個誣陷柯家與海盜反天刀一伙勾結的賊人,現在在哪?”
海知州半天不說話,吳克洋催了幾次,他才開口:“日前已被發現死于獄中。”
“……嗯。”吳克洋沉默一會兒,又道:“人既然已經死了,就沒有切實的證據,另外,你搜羅的那些口供,賬簿,單據。我明日發還給你,怎么處理,你自己看著辦吧。”
頓了頓,他又道:“至于內閣催得正緊,關于奉化亂民投奔白蓮教的事,我已經上書朝廷,要求先行封存此案,把精力都用在賑濟災民,還有抵御洪水的事上,陛下體恤生民,一定會理解。大伙有異議么?”
“呵,呵呵呵~”
海知州突然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抹眼淚。
“海大人,怎么了?”
“啊,老夫有些迎風流淚~”海知州一邊揉眼睛,一邊說道:“我就是感嘆啊,這花了大半年,才落實下來一半不到的幾樁要案,吳知府三言兩語就全給結了,我們府衙平時辦案要是有這個效率,何愁不能安居樂業,造福黎民噥。老夫我,佩服。老夫我,無能啊。”
氣氛一時壓抑到極點。
“海大人,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圓,處數季之事,當方圓并用。天底下有一個海剛峰便夠了,守身啊。”
吳克洋不咸不淡地說。
海知州苦笑搖頭:“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便聽大人的吧。”
這時,外頭有人闖進來,正是舟山縣龍虎衙門的賈金燈。
“太乙閣有令,江浙有覆海大妖喪心病狂,多年來阻礙水道,淹沒民居,為民生大害。故派天師道法師清剿,沿途各州府衛所,必當竭力配合,不得延誤。”
大小官員聽罷交頭接耳。
“又剿?”
“天師道還抽得出人么?”
吳克洋很鎮靜:“卻不知派的是哪位高功法師下山?”
賈金燈不假思索:“天師道守邪高功,大寧衛左司鎮撫,飛騎尉李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