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劇組旅館見到戴思杰,他第一句話就說:“你這個頭發要剪一哈!”
張陽的頭發已經半年沒剪,差不多和戴思杰頭發一樣長了!
他也不想留長頭發,沒辦法,上兩部戲需要!
張陽學著他的口音道:“沒得事,隨便剪!”
戴思杰呵呵笑了下,然后叫造型師來給張陽剪頭發!
剪頭發的時候有個法國小哥扛著臺攝影機在旁邊懟著他,搞得張陽很不舒服。
“迅哥,他這是干嘛呢?”
周訊解釋道:“拍幕后花絮,就是把我們平時拍戲和生活時的點點滴滴拍下來!”
原來是這個啊,這就是類似紀錄片的意思,等電影上映的時候放出來吸引觀眾,讓他們感受不一樣的演員,十多年后很多導演都這么干。
剪完頭發,造型師拿來件洗得很舊的藍色背心,松松垮垮的黑褲子,還有一雙破爛的解放鞋。
如果張陽的頭發沒剪又很久沒洗的話,此時他和要飯的沒差別。
又試了幾套衣服,忙完已經是下午五點!
晚上,戴思杰拉著幾個演員圍讀劇本,張陽見到一個熟人...
“偉哥,你也在這啊!”
此人叫王宏偉,上部戲《任逍遙》兩人剛合作過,他還是《小山回家》、《小武》、《站臺》的男主角。
可以說他是賈科長的御用男演員,在《任逍遙》里,他演的就是小武,屬于客串角色。
“咦,是小張啊,你今天剛到?”在這里看到張陽,王宏偉也很意外。
“下午到的,偉哥來幾天了?”
“昨天來的!”
“偉哥演哪個角色?”
“那個有**的四眼!”
寒暄了幾句,戴思杰又給張陽介紹王寶雙,村長的扮演者,長得一副兇臉。
幾人都熟悉后,接下來就是圍讀劇本,圍讀劇本是介于劇本和正式演出或表演之間的一種方式。
沒有服裝化妝或者燈光的輔助,演員也暫時不需要在意鏡頭走位和場面調度。
只需要分角色朗讀劇本對白,旁白和敘事場景一般由非演員朗讀,也叫作劇本朗讀會,或者劇本研讀,會等等。
大家邊讀邊聽,誰覺得有問題不舒服了,就提出來,導演編劇與大家一起討論修改。
基本上劇本圍讀會是將編劇費盡心血寫成的文字變為有生命的藝術品的初步過程。
欣賞的是劇本語言本身的魅力和演員的聲音演繹,過程中有任何問題就修改。
圍讀劇本對戲的本身有很大幫助,互不熟悉的劇組人員圍在一起研究劇本群策群力。
可以說很能提高戲本身的制作質量,需知任何工作人與演員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得了。
整整五天,白天張陽和戴思杰一起去勘景順便和他學四川話,晚上就會圍在一起圍讀劇本。
話說,張家界張陽前世也來過,被女朋友拖著來看玻璃天橋,電梯索道,還有天門山。
但現在不一樣,除了天門山,其他都沒有,完全是一副原生態美。
羅明和馬建鈴住的那棟小屋建在一座水庫的大壩上,大壩高幾十米,很寬,兩邊是陡峭的坡,汽車根本無法開上去,所有材料都是靠人工背上去的。
他來的那天晚上,周訊來找張陽聊天,驚訝的發現孟堯也和他住一屋。
她疑惑的指了下兩人問道:“你們這是?”
張陽笑了笑:“就是你看到的這樣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