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真的太好看了,我今天已經看了兩遍了。”
“兩遍算什么,我已經是三刷了。”
“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這部《鋼鐵俠》有一種特殊的魔力,讓人看了一遍又想再看一遍,根本停不下來,如果是一般的電影,看過一遍根本就不會想再看第二遍。”
“這部電影真的是有毒啊。”
觀眾們的行為,直接就反應在了票房上面。
圣誕檔期,是一年當中票房最好的時候。
原本每年這個檔期,各大電影公司都會爭相發行自己的電影,幾乎都會達到7~8部電影同時在這一天上映。
然而今年卻不一樣。
《變形金剛》和《環太平洋》實在是太強大了,超級大科幻。
所以其他的電影公司都選擇避其鋒芒,撤掉檔期。
只有頭鐵的程小風《鋼鐵俠》頂著風頭上映了。
所以,整個圣誕檔,也就只有這三部電影在上映。
理所當然的,《鋼鐵俠》被業內人士認為是妥妥的票房墊底的存在。
《變形金剛》和《環太平洋》兩部電影的發行方也是壓根就沒有把《鋼鐵俠》當做是競爭對手。
而且絕大部分的電影院線,《鋼鐵俠》的排片只有10%。
也就只有AMC院線,給《鋼鐵俠》的排片達到了30%。
當然,那些鄉村小影院確實給《鋼鐵俠》有足足40%的排片。
可是,在整個電影市場的規模總量上面,《鋼鐵俠》的排片依然是少的可憐,撐死也就15%左右。
可以說是在夾縫中生存了。
第二天,首映日的票房成績就出爐了。
《鋼鐵俠》的首日票房也達到了2.2億美金。
其他兩部電影,《變形金剛》的首日票房是3.3億,《環太平洋》的票房是2.5億。
這樣的成績數據出來以后,所有人都咋舌了。
《變形金剛》和《環太平洋》的票房分別獲得了第一和第二,沒有任何的爭議和質疑,因為這完全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
但是《鋼鐵俠》就不一樣了啊。
雖然這部《鋼鐵俠》仍然是毫無疑問的墊底,但是這個票房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啊。
為什么?
因為你的總體排片量很少啊,只有15%左右啊,這么少的排片量,卻換來2.2億美金的票房。
和第二名的《環太平洋》僅僅只相差了3000萬而已。
而《環太平洋》的總體排片量,有40%啊。
你《鋼鐵俠》15%的排片量,票房卻直逼《環太平洋》,這就很恐怖了。
這種匪夷所思的票房出來之后,網絡上面,不管是專業電影圈人士,還是吃瓜群眾,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上座率這個關鍵的數據上面。
電影的票房由什么決定?
除了電影本身的質量口碑以外,只有兩個決定性因素。
那就是排片率和上座率。
所有人都驚訝的發現,《鋼鐵俠》的上座率,達到了驚人的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