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薇師姐好!”在上戲,學生之間不以學姐、學妹稱呼,而是稱呼師哥、師姐。畢竟他們算師出同門。
……
兩天的選角,進行的還算順利,把主要的一些年輕配角,都選齊了。原本三個人的微信群,現在也增加到9人。全都是對未來充滿希望,追求夢想的年輕人。聊起天來也格外熱鬧。
年輕角色選完后,接下來比較頭疼的就是,父母輩角色,爺爺輩角色了。
老戲骨的話肯定請不起,況且人家也看不上微電影。群眾演員的話一大堆,但演技和形象都不太符合要求。
《生活1997》這部劇,每個角色的形象塑造,都要做到飽滿豐富,這樣才能原汁原味的體現出,97年的那段難忘歲月。一旦有角色讓觀眾出戲,那可就大打折扣,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要不,這樣吧?我動員一下我父母那邊,問問他們有沒有什么戲精朋友之類,過來幫忙試鏡?反正微電影的話,拍攝時間不長,臺詞也不是很多。多練習一下應該能上。”微信群里的一名小伙伴,突發奇想的說道。
“誒?這個主意不錯哎!我阿姨平時戲就很多的,我去問問她看!”另一名小伙伴,覺得有戲的說道。
“沈白,你覺得怎么樣?”張子馨問了沈白的意見,畢竟他是導演、編劇,外加投資人。他的意見很重要。
“我覺得,就這么辦!挺好的。”由于條件和規模,沒法跟正式劇組比。沈白他們是把能用上的資源,全都用上了。盡量在有限的條件里,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演技這玩意兒,講究的是理解和天賦。哪怕科班出身的人,也不一定就合適該角色。所以就看沈白眼光,怎么選了。
現在他家里,已經堆滿了90年代的各種懷舊物品。包括場景方面,他也找到了專業人士,正在按要求布置中。攝影的器械,設備,也支付完定金,到時候直接可以派上用場。
反正他們是在用心拍微電影,至于結果究竟怎樣,誰也沒法保證。
在所有人的群策群力下,劇本里的這些演員,也總算基本符合要求的都選齊了。包括沈白租下的拍攝設備,花錢搭建的拍攝場景,也都到位。相關的手續,也辦理的還算順利。攝像機還特意提前租了一臺,在家里熟悉拍攝。
當眾人乘坐大巴,來到《生活1997》微電影的拍攝場地。那些提前準備好的90年代都市服裝,9寸大小的黑白彩電,充滿回憶的摩托羅拉BP機,還有許久不見的煤球爐,煤球餅……
這不僅讓師弟、師妹們大開眼界,更令他們的父母輩,回憶一下被拉回了20多年前。
“沈白,這部微電影的投資……應該不少吧。”蘇娜薇望著周圍場景的小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