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使這樣,有時她也會因為眼花,錯收進跟一元錢很像的游戲廳硬幣。這些花不出去的硬幣加起來,塞滿了一小罐餅干桶。善良的劉秀英,從沒想把它們用出去害別人。
冷清的畫面,跟周家四口的圍在餐桌吃飯,以及周圍幾家鄰居的其樂融融,形成對比。也讓觀眾對老奶奶的遭遇,產生了些許同情。
翌日下午,劉秀英依舊像往常一樣,推著吱吱作響的攤販小車,挪著逐漸衰老的身體,去學校附近擺攤,賣香酥肉,茶葉蛋。
馬上就要到放學時間,路上同樣有不少攤販,推著小車,準備去學校附近販賣。小攤販們彼此之間都相互認識,有的都相識好幾年了,家住的很近。
當劉秀英緊趕慢趕的推著攤販小車,來到往常位置。這時,隔壁小學的放學鈴聲,也叮鈴鈴的響了起來。
沒過多久,許許多多背著書包的小學生,歡樂的從校門口涌出。有的被等候在校門口的家長接走。有的因為家就在附近,或者父母都要上班,獨自一人背著書包回家。
那些嘴饞的,口袋里又有零花錢的學生,放學后會特意來到拐角,買攤販們兜售的小零食,小商品,各種香噴噴的油炸食物,甚至還有那種一塊錢抽兩次的“摸獎”。運氣好會摸出一塊,兩塊現金獎勵。運氣一般會有彈性球,橡皮擦這樣的小獎品。
除了這些以外,各種顏色的棉花糖,也是學生們喜愛的甜品。花一塊錢,能買比籃球還大的棉花糖,像云朵一樣,又甜又綿,入口即化。一路吃到家里,別提有多幸福了。
十二生肖畫糖,也是小孩子們很喜愛的。花一塊錢,能轉一次轉盤,指針停在哪個生肖,畫糖的大叔就會用融化的麥芽糖,畫出龍,虎,馬等動物。又好吃,又好玩……
這是屬于那個時代的特殊畫面,現在已經幾乎看不到了。
賣香酥肉的劉秀英,被一群小孩子圍在當中。裹著面粉,炸到金黃的香酥肉,撒上椒鹽或者辣椒粉,充滿以前的那種味道。8毛錢一兩,一塊錢能多給半兩,學生們特別愛吃。
“老板,給我來兩個茶葉蛋。”這時,一名穿著寬大西裝的年輕人,梳著跟他年齡不符的油頭,跑來劉秀英攤位買茶葉蛋。
原本這是一樁生意上門。但接下來,年輕人卻從褲子口袋里,掏出一張藍色的百元大鈔。那是90年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
“小伙子,你有零錢嗎?兩個茶葉蛋一塊錢。”劉秀英一看對方拿出的是100元,頓時有些為難。
“沒有零錢,阿婆。”年輕人冷漠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