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就是培養一隊無敵的次級聯賽,讓他們統治次級聯賽的舞臺,等到他們打上LPL后再把名額給賣掉,也就是代打升降級賽!
非要說的話跟PDD的YM是差不多的,只是這隊是一直上不去就是了……
這可是一個大大大大的商機啊,一個LPL戰隊的名額少說也是幾百萬,在以后更是會持續升值,而升降級是每年有兩次的,也就是說穩定的話每年能賺個幾千萬!
所以當時OMG的老板找了不少前LPL的大佬去干這事,其中就包括西卡。
然而合同上出了問題,職業選手的合同是年份制的,最少最少最少也得簽個一年,可LSPL打上LPL只需要一個賽季,直接登頂次級聯賽后打升降級賽就可以了,不需要一整年,如果簽一整年的合同是很浪費,畢竟OMG老板想著的本就是代練聯賽名額,又不是讓你們打頂級聯賽沖成績,西卡同樣是不想打一年,而是打半年就走人去當解說做直播。
于是雙方線下約定好20萬幫代打一個賽季。
這個性質就類似于代練嘛,只是普通代練最牛的也就代練打王者局,這是個代練打職業聯賽的。
因為沒有合同也沒有法律性,最后OMG老板翻臉不認人,說好的20萬最后只給了5萬,西卡也忍不住呀,跟一眾管理層對噴了起來……于是他的合同就被凍結了。
這個情況是類似Uzi的,當年Uzi簽約OMG后被冷藏沒法上場,甚至讓他絕望到一度產生退役的想法,就跟原本時間線的西卡一樣不管合同了直接退役做主播。
只是Uzi身價高人氣也高,哪怕是官方聯賽也不可能讓這種級別的選手被冷藏,于是RNG跟QG老板一起給錢把Uzi合同給買出來,先是轉會去QG呆一個賽季后等到轉會期又回到了RNG。
原本的西卡沒那么好命,就算是國產里前三級別的輔助,可當時就是遇上了韓援大浪潮,國產選手的身價直接被沖下去了,沒Uzi那么大牌的選手只能悲慘的強行到27歲還算是現役選手。
但這個平行世界的西卡運氣似乎要好點,WE幫他把合同給買回來了,只是代價是他接下來就要幫WE打比賽了,之后大概也不會選擇去跟笑笑做德云色直播了吧。
畢竟這事是俱樂部有恩于他,幫他解決了這個合同,不然這說出去也不好聽,選手哪能跟俱樂部這種龐然大物比呀,就連Uzi都被玩了那么久……真要拼個魚死網破,那估計俱樂部破的也就是網,死的是西卡這條魚。
這扯的真的有點遠了……以上面這件BP事件也真的能看出一點,風哥作為教練他不像韓式教練般大包大攬。
教練是需要權威、需要話語權,可有一點是永遠無法改變的,比賽是選手在打!
就像LCK賽區GRF戰隊的教練麥哥,他有王者級的實力,是前國服第一人馬,絕對不缺游戲理解和比賽經驗,同時率隊從次級聯賽打到LCK頂級聯賽,并在第一個賽季就取得常規賽第一外加夏季賽亞軍的好成績。
反正他們最終不敵的也是超級銀河戰艦的KT戰隊,這支戰隊融合了當時LCK最好的選手,輸了也不出奇,況且他們也戰至第五場。
只可惜因為沒有春季賽積分無法以二號種子出線,去拼冒泡賽又被秋季之王三星斬于馬下。
到這里還是好的,可后面事情就越來越不對勁了,特別是一堆的亞軍……
第二名就是最大的失敗者——這回真不是魯迅。
對于志在奪冠的人來說拿到亞軍就是失敗、是恥辱,對于這支GRF戰隊來說亦如是,從紙面陣容來看很明顯他們要強于SKT,這點從常規賽就能夠看得出來,光靠對線實力GRF就能打穿SKT。
可最后的季后賽,比的終究不只是實力。
在主教練麥哥被搞出戰隊后還有不少人恭喜GRF,在他們看來這位權威主教練盡管有實力、有威嚴也不缺乏跟選手的溝通,但比賽……最終還是選手去打的,把選手的實力發揮出來才是正途。
從這一點上風哥雖然看似性格軟弱,可不也是在幫助選手成長?
……
那逼很美那事據西卡說是EDG給20萬他就走了,但他也透露了自己的身價,當時OMG給他是80萬一年,而輔助的身價只是別的位置選手的三分之一,所以這20萬……應該是私底下給的(吧?)
不知道Uzi跟OMG簽的幾年,但當時如果沒被RNG跟QG聯手買走小狗是準備跟lbw去做直播的(跟西卡一樣了就)估計簽的是三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