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流是一種狀態,不需要判斷,只是順著趨勢流動。并不是我判斷這樣做是好事,或者,這樣做會導致好事發生,于是我去做。只是順流,那么由于并不是因為自己的判斷而去做,所以當有所成就之后,也不會認為是自己的功勞。”
——《首彳經草稿》
下午,又是上課時間。
老師:“首先,我們請袁長馨同學,來講述一下她與爸爸的故事。”
袁長馨站起來,走到講臺上,說:“其實,我不知道該怎樣講述我爸。有時候,會覺得無法理解老爸,有時候又會慶幸老爸這樣對待我們。至少,我們能夠成為我們,能夠成為現在的我們,幾乎是老爸一手塑造的。
我們很少去別人家做客,所以我不知道別人的父母究竟如何。不過,偶爾聽到大家的描述,似乎跟我爸相差蠻大的。老師也說,讓我來講與爸爸的故事,并不是渲染父愛,而是單純的讓我講述我爸不一樣的地方。
嗯……我哥六歲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才三歲,連天賦都還不知道。據我哥說,因為我太小了,已經不記得了。我哥說,那天晚上我們還想玩,所以沒有回家。于是,我爸找了三個人揍了我哥一頓。
當時我們并不知道這三個人是我爸找的人,以為是壞人,以為是我們在外面玩得太晚,所以遇見了壞人。我爸就這樣,找了三個人揍了我哥一頓,于是我們再也沒有在外面堅持要玩而不回家的情況。”
這?!
自己找人揍了自己兒子一頓?
就因為孩子想要在外面玩,而不想回家?
一般的父母,要么妥協,要么跟孩子做交易,比如今天玩明天就不能玩,或者現在回家,可以打游戲之類的。
要么,就是直接將孩子拖回去。
張十三刀有些驚訝,似乎袁長馨的老爸確實不一樣。
不過,大壯并沒有太驚訝,反而是一種果然如此的表情。
大壯:“你以后就知道了,袁長馨的老爸就是異類。事實上,袁長馨能活到這么大,而且還很健康,這本身就是一種奇跡。”
老師:“為什么要讓袁長馨來講她與爸爸的故事,就是因為想讓你們明白,不要讓你們的知識封閉了你們的視野。草堂的很多課程,除了關于天賦的運用,大部分課程的設立就是為了讓你們知道,你們自己所知道的根本就不算什么。
不要總是認為自己知道的就是全部,還有很多東西在你們的知識之外。不知道不要緊,但你要知道‘自己不知道’。很多東西,并不符合你的認知,并不符合你的知識,但并不意味著這些東西就是虛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