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長文,7歲。
“爸,我們老師說了,磨刀不誤砍柴工。”
“狗屁玩意。”
袁長文不服氣:“又怎么不對了!”
袁天佑一邊擦拭葉子,一邊說:“不要把你們老師說的話,都當做真理一樣崇拜。你們老師說的那些狗屁玩意,還少了嗎?你自己去看,誠實的去看,你自己就會發現,這些其實都只是屁話,都只是鬼扯。”
袁長文別過頭:“我看不見!”
袁天佑:“你用情緒看,當然看不見。如果你愿意,你現在拿張紙,將這句話寫在紙上,然后去推翻這句話。接下來,你自己就能看見,這句話是多么的荒謬。”
“哪里荒謬了?你沒有聽過那個故事嗎?兩個人去砍柴,一個人先磨刀,另一個人直接用鈍刀去砍柴。結果最后,磨刀的那個人反而比用鈍刀先去砍柴的人,砍下更多的柴。你告訴我,這哪里荒謬了?”
袁天佑:“荒謬點在于,這僅僅是一個故事,一個人為編造的故事,一個為了闡述‘磨刀不誤砍柴工’而創造的故事。既然是編寫故事,那么我也可以講一個故事,闡述完全相反的道理。
比如,磨刀就誤砍柴工。那個磨刀的人,自以為磨快了刀能夠砍下更多的柴,但最后,依舊沒有那個先出發的人用鈍刀砍柴更多。這個故事,有什么不可以呢?還是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甚至,那個磨刀的人,因為磨刀而耽誤時間,出發晚了回來的時候已經天黑了,于是迷路只好在樹林里過夜,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或者,因為磨刀而晚出發,正好遇見一頭饑餓的狼,然后被吃掉了。而那個拿鈍刀早出發的人,卻因此活下來,這又有什么不能發生的吶?”
袁長文張大嘴巴,好一會才反駁道:“你!你這是瞎說!”
袁天佑:“你這是在用情緒反抗……我只想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只是毫無根據的肯定句,并非真理,并非在所有時刻所有場景都可以使用的真理。而這種,只能在某種場景某種局限中成立的……”
“我們把它叫做偏見。”袁長文接話道,“那我們是先磨刀,還是不磨刀呢?”
袁天佑:“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是否要先磨刀。關鍵在于,你不能被是否先磨刀這件事情所拉扯。因為‘先磨刀不對’,‘不先磨刀其實也不對’。”
“我沒聽懂。”
袁天佑想了想:“就像你對待拉屎一樣,沒有什么事先好考慮的,也沒有什么事先好規劃的……嗯,就是這個,像對待拉屎一樣,對待你的人生。”
…………
金沙,遺跡。
“技能·御劍術!”
袁長文站在坍塌的遺跡前,面對大量碎石堆砌,想要用御劍術斬出一條路。
白色的長劍,是父親送給自己的禮物,很普通的長劍。
吭!
長劍劃過,發出聲響,卻沒有削斷任何一塊碎石。
反而,長劍的劍刃上,出現一道豁口。
再來!
袁長文再次使用技能,但效果是一樣的。
“可惜,剛才那位客人給的紅劍,沒有時間來煉化了。”
袁長文繼續使用技能,好不容易,削斷一塊碎石。
但堆砌在那的,還有無數碎石。
怎么辦?
長馨還在里面。
“不急,袁長文,不急,深呼吸!”
袁長文自言自語,想要緩解自己的焦急。
自己沒法清理這些碎石,自己的劍不足以削斷這些碎石。
就算自己一直使用御劍術,劍斷了倒是無所謂,反正那客人給了一把新劍,而且我的劍靈并不會損傷。
但是,自己一直使用御劍術,能打通這片碎石區域嗎?
我還不知道,里面碎石究竟有多少。
如果我回去叫人呢?
會不會更快?
袁長文閉上眼睛,仔細權衡著,似乎只有回去叫人這條路。
“技能·御劍術!”
袁長文不死心,再次使用技能,但依舊只是在碎石上劃出一道口子而已。
如果用刺呢?
白色的長劍在空中飛舞,蓄力,直直刺向碎石。
刺進去了,卻拔不出來。
那碎石沒有因為被刺而裂開,相反,因為裂紋的存在,讓四周的碎石可以更多的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