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長文,7歲。
“爸,我們老師讓我們愛心接力,在春節期間,保證不亂扔垃圾,保證不隨意燃放煙花爆竹,保證不給環衛工人造成麻煩。”
“嗯。”
袁長文等了好一會,發現老爸除了嗯一聲之外,就沒動靜了。
“爸,這需要你簽字,表示你贊成這份愛心接力,愿意在春節期間遵守這些保證。”
“不簽。”
袁長文:“為什么?”
“因為我并不贊成,所以我不會簽字。”
袁長文:“可是,爸,到時候全班的父母都簽字了,就我的那份上面沒有你簽字。”
“這跟人數有什么關系嗎?我為什么要在我根本不同意的東西上面,簽字呢?”
袁長文:“你為什么不同意,這是好事呀。”
“好事?你確定嗎?”
袁長文:“當然,給環衛工人減少壓力,讓他們不用這么辛苦,這當然是好事呀。”
“動動你的腦子……首先,假設,全主城的所有城民都贊成這個愛心接力,甚至大家都同意不再亂扔垃圾。很好,街上沒有垃圾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確實減少了,但是,相應的,也就變得沒事可做,因為大街上沒有垃圾需要清掃。
那么對于老板來說,以前雇傭十個人才能清掃干凈整條大街,現在因為很干凈,所以只需要雇傭兩個人就足夠。那么你告訴我,老板為什么還要繼續雇傭十個人?為什么不裁掉那八個人?
不要說什么環衛工人被裁掉之后可以找到其他更好的工作,不用每天起早貪黑這么辛苦。可是,如果他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當初為什么要選擇去掃大街呢?是不是因為最初的他,其實根本沒有選擇呢?
其實,你的愛心傳遞,根本就不是愛心。只是你的虛榮,只是為了表現出你關愛環衛工人。但事實上,你根本不關心環衛工人,你根本沒有愛心。仔細想想,如果你真的有愛心,真的關心環衛工人,你僅僅只是坐在這里簽字?
你為什么不將環衛工人家里來坐?你為什么不把自己的零花錢拿去給環衛工人買水?你為什么不去替環衛工人掃地,然后工資依舊歸他?看看你媽媽,她愛你,她是怎樣對待你的。
然后你就知道,你口中的愛心,嘖嘖……”
袁長文不服氣:“那你的意思是,我們隨意扔垃圾,所以才是正確的事情咯?”
“我沒有這樣講過,你歪曲了我的意思。”
袁長文:“你就是這個意思!”
“你這是在用情緒反駁。我沒有說,保證不扔垃圾是件壞事,我也沒有說,隨意扔垃圾就是好事。對立元素,兩個都不要。”
袁長文:“我不管什么對立元素!我只知道,如果大家都沒有愛心,世界就亂套了!”
“跟別人有什么關系?我在說你,只有你。你的愛心傳遞,你的想法,全部都是你!你要看清楚,你背后的情緒鞭笞。這些,跟別人無關。”
袁長文:“我聽不懂!我不知道你想講什么。”
袁天佑擰干手帕,繼續擦拭葉子。
“我想說的是,你認為這樣做對環衛工人有好處,其實并不見得。而你們所謂的愛心接力,只是打著‘我對你好’的旗號,在宣揚自己的善良。其實,你們根本沒有想過這些舉措是否真的對環衛工人有好處。
你們只是自以為的有好處,你們只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善良,你們只是在說‘快看我呀,我多善良多好,多為別人著想’等等。用環衛工人做你們宣揚善良的墊腳石,卻根本不是真的在乎環衛工人。
這不是什么善良,也不是什么正能量,只是偽裝成善良的自私和虛榮而已。或者說,這只是認為編造的善良,其背后的源動力依舊只是恐懼罷了。看看大自然,就知道你宣揚的善良,只是一坨屎。”
袁長文有點想哭,根本不愿意承認。
自己才不是什么自私,才不是什么虛榮吶。
更不是,什么一坨屎。
“那我,到底應該不亂扔垃圾,還是應該亂扔垃圾呢?”
袁天佑:“關鍵點并不在于是否要亂扔垃圾,而是,你沒有理由將自己狹隘腦子里所得出的結論,當做真理來宣揚。你認為這樣對別人好,就是真的對別人好嗎?
你必須承認,所謂的‘這是對你好’,完整表達應該是,‘在我有限的認知里和狹隘的大腦里,我從這個局限之中判斷出這樣做對你好’,這才是完整的表達。”
袁長文:“那我可以繼續同意這份愛心接力,保證春節期間不亂扔垃圾嗎?”
“當然可以。”
袁長文松了一口氣。
“不過,你這種松了一口氣的狀態,就只是安撫和逃避而已。”
…………
草堂。
風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