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笑了,含著怒氣的笑了:“好!你想要誠實的探討,我們就來誠實的探討!你告訴我,你孩子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做什么?”
“我不知道。”
老師:“所以啊,才要好好學習,將來才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你怎么知道,好好學習之后,選擇的空間就更大呢?而且,你又怎么判斷,選擇空間更大,就意味著更成功呢?或者,選擇空間越大,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老師:“我是在跟弱智講話嗎?”
“不是弱智,而是你腦子里有太多的扭曲。”袁天佑指指紙上的“誠實”二字,“說了這么多,你依舊沒有證明,好好學習跟將來就有出息之間的因果關系。你只是一廂情愿的相信,好好學習意味著將來有出息。
但這種論調,根本經不起任何思考和邏輯推理。僅僅是因為你自己在恐懼而已,在恐懼中,胡亂的抓住求生稻草,胡亂的相信一些毫無根據的肯定句。
這跟所謂的迷信有什么區別呢?”
老師:“你說我迷信?!你說好好學習是一種迷信?!大家聽聽!這是什么荒謬的言論!”
辦公室里,其他老師卻假裝沒有聽見,沒有任何回應。
袁天佑:“哎……果然,想要跟你誠實的探討,很難。”
袁天佑將那張寫著“誠實”二字的紙折起來,揣進兜里:“認為‘好好學習將來就會有出息’,這只是恐懼的變裝表演。恐懼偽裝成上進,恐懼偽裝成奮斗的樣子。你看不見嗎?我真的感覺很神奇,竟然有人看不見這一點,看見恐懼的放肆。
你不知道該怎樣成功,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有出息,你也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所以,胡亂的抓住,‘不管了,反正就是好好學習,肯定沒錯’。對吧,多么可悲的想法和念頭,只是在掩蓋老師和家長的卑微而已。
這就是老師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父母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才會出現的狀況。不講邏輯,只講情緒,只是要求好好學習,但從來沒有回答為什么要好好學習,更無法回答好好學習跟將來有出息之間的因果關系。
如果好好學習就能代表將來有出息,那么每一個優等生,都是成功人士?或者說,所有成功人士的核心元素,就是因為當初好好學習?如果不是,那么所謂的好好學習在成功各種元素中占據多少?
根本沒人知道怎樣成功,也沒人知道怎樣才能賺大錢。如果有人宣稱知道,那么就意味著可重復,就像我宣稱知道自己如何才能生火一樣。你照著我的方法做,就能生火。但成功可以嗎?
為什么要好好學習?答案很簡單,這就是個人喜好。我喜歡好好學習,僅此而已,跟什么未來什么出息根本就不沾邊。好好學習可以讓我將來有出息嗎?答案是,不知道。
你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恐懼迫使你想要去知道,恐懼的慫恿讓你認為你必須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就形成了一廂情愿的相信,形成了腦子里的扭曲,形成了那些不愿意探討只是被情緒保護的狗屁玩意。”
老師傻傻的坐在椅子上:“那我應該怎樣跟學生講?”
“知識的多少并不是關鍵,不害怕生活,才是關鍵。你們都只是被恐懼鞭笞下的小丑,是時候,該站起來了。”
老師:“我從來沒有站起來過?”
“看看你的腦子,看看你用情緒保護的東西。看看你允許那些恐怖事情發生時,你腦子里的尖叫。”
老師目光有些呆滯:“我在保護什么東西?”
袁天佑:“比如,家里被偷了,伴侶跟別人在一起,這輩子都沒有出息,永遠無法賺大錢,大家都看不起我等等。”
辦公室的角落。
“天佑大人還是如此啊。”
“是啊,當初在要塞的時候,也是這樣。”
“不過,逆則成仙,逆的就是這些玩意。而我們以為的‘逆’,其實只是順則成人罷了。”
“你逆了嗎?”
那人沒回答,只是尷尬的笑著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