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長文:“因為我想賺錢。”
考官:“賺錢的工作不少,刑捕似乎并不是最賺錢的工作。”
袁長文:“因為我的天賦適合刑捕。推理能力可以訓練,但想象力沒法訓練。很多時候,刑堂面對的案件,并不明朗,想要推理也沒辦法。而想象力,可以找到方向。”
考官:“但也又能浪費時間,在錯誤的方向。”
袁長文:“至少,我們排除了一個錯誤方向。”
考官:“哼,挺會說……你對刑堂的工作了解嗎?你對刑捕知道多少?”
袁長文:“幾乎不知道。”
考官:“那你來干什么?”
嗯?袁長文不明白。
不知道就不能來嗎?
難道,一定要知道刑捕的相關信息才能當刑捕?
這不是鬼扯嗎?
難道不是當了刑捕,所以我才知道刑捕究竟是作什么嗎?
這人腦子有問題吧。
袁長文:“我不明白你的問題。”
考官:“喲……你連問題都聽不明白,還當什么刑捕?”
袁長文:“你的問題本身并不成立……”
我自然也就不聽不懂。
考官:“你說說,我的問題怎么就不成立了吶?”
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么。
袁長文:“你只是在用情緒質問我,但你的問題本身并不成立。‘那你來干什么’,這句話里的情緒,在表達,‘你不了解刑堂你不了解刑捕,為什么還要來當刑捕呢’。但這前后,并沒有因果關系。
就像‘你不了解蘋果,為什么還要吃蘋果呢’一樣,只會讓人覺得問題本身就很荒謬。你只是下意識的認為,我來應征刑捕就必須要對刑捕提前進行了解,但這個‘必須’來自哪里呢?
如果你的邏輯成立,做一行之前,必須對這一行有所了解。那么,整個人類文明就完蛋了,沒法前進分毫。因為第一個做某一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這一行要做些什么,也就沒有新的職業產生。
因為你能了解的,都只是過去已經發生了。沒人可以宣稱,自己了解某一個根本沒有發生的東西。所以,我不明白為什么我要先了解刑捕,才能來應征刑捕。更不理解,為什么這個因果關系已經在你的提問里面。
另外,如果我上面說的全錯,你只是單純的問我來干什么,那就更加詭異。因為很明顯,我是來應征刑捕的。所以,你的問題本身不成立,我也就不明白你的問題究竟想要問什么。”
考官露出詭異的笑容:“嚯嚯!你是第一個敢跟考官這樣講話的……你是在說我弱智嗎?”
差不多吧,袁長文笑笑。
這么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跟弱智有什么區別?
似乎就像老爸說的那樣,大部分人只是被情緒推動,而不愿意去思考那些被情緒保護的內容。
袁長文笑笑,沒說話。
自己又不是白癡,剛才那段話,確實有點過火,但自己也是不吐不快。
如果這樣就拒絕自己成為刑捕,那也只能說自己跟刑捕沒有緣分。
而這種同事,似乎也沒有必要成為同事。
…………
歡樂堡。
“傳送個屁!”
堡主看著已經昏迷的兩人,躺在傳送陣中間,依舊無法傳送。
“這下好了,我還要照顧兩個昏迷的人。之前是照顧兩個醒著的人,現在……哎,我究竟是堡主還是保姆啊。”
堡主搖搖頭,離開傳送陣,任由兩個人昏迷在這里。
“要醒來,至少是幾天后的事情了。”
…………
“你聽說了嗎?帥老把空間背包的研究,直接送給漢森了。”
“漢森?為什么?那不是我們奪天祭的仇人嗎?”
“是啊,帥老說我們之前的方向有問題,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漢森殺了我們這么多人,就這樣算了?”
“哼!別人想怎樣,我不管。反正我要報仇,就算是帥老,也無法阻止我。”
“可是,我們能殺掉漢森嗎?上次的襲擊,靈淅也死在漢森手上。”
“哼!殺不了漢森,可以殺他女兒啊!正好,讓他嘗嘗,失去親人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