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三頓...
那你會飛不?
哦,不會...
那你會死不?
哦,這個我會...
一個每天一日三餐不改變,壽命同樣不改變的修行者...憑啥高冷的起來啊?修行了一輩子,結果活的還沒有一些老頭兒長壽...憑啥有仙氣啊?
...同樣是吃飯,因為不吃飯會餓死,所以我們要吃飯。
可是沒東西吃咋辦?
東西不夠吃咋辦?
所以,紛爭起來了...
各部族國家之間、各部族國家內部的戰爭,最根本的原因往往就是為了吃飯。
沒飯吃,活不下去啦,還不趕緊放飛一下,瀟灑一下,死了也痛快呀,反正也活不下去了...換一種活法,可好?
為填飽自己的肚子,流民敢攻州陷城與各國的正規軍隊拼命。為填飽子民的肚子,以免他們和自己拼命,各國不惜撕破臉皮放下身段強取豪奪,就為了多弄些土地回來...而同樣是為了填飽肚子,已經遠離中原逾千年的北荒部落,被迫艱難南遷,向草原上那些剽悍的蠻族部落發起主動進攻,顧不得會不會驚動中原那些國度,會不會帶來任何后患。
哪怕付出傷亡,也要活下去。
吃飯。
戰爭就是為了吃飯。
當然,為了打贏戰爭,首先要保證戰爭中的人們首先能夠吃飽飯。微寒的草原上,數十處土灶升起的青煙和數十口大鍋里清水煮的羊肉,就是這種保證。
話說,如果讓江閑語去做的話,一定會更好吃...可是最近他比較懶,比較忙,在...追劇嘛!
...
數千名穿著獸皮的男人,圍坐在土灶旁,沉默吃著羊肉,無論是皺紋叢生的老人,還是神情青澀的少年,神情平靜堅定,仿佛并不是剛剛跋涉萬里南至,而是已經在這里生活了很多年。
他們是北荒部落所有能夠戰斗的男丁中的一部分,征集中了北荒部落所有能夠戰斗的男丁,甚至沒有軍隊的說法,這片延綿數百公里的草原邊緣戰場上,集中了他們所有能戰斗的人,最后能戰斗的人。
而部落所有的老弱婦孺,在江閑語和唐小棠的護衛下,才剛剛抵達這里,草原的邊緣...與這些青壯年匯合...如果男人們不能打贏這場戰爭,奪下這片草原,那么身后荒原上的家人們肯定會被黑暗寒冷饑餓和敵人的刀鋒所吞沒...
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爭。
這是僅存的幾十萬荒人們唯一的希望...所以他們不能失敗!
戰爭,廝殺,流血,此起彼伏的叫聲,這是江閑語最厭惡的戰爭。
因為戰爭總會牽連一些無辜的人...可是為了生存,為了活下來的人們,又哪里做錯了?
江閑語從來不怕殺人,但是他怕這種不需要言語交流,只知道彼此捅刀子的流血...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方是對,哪一方是錯...誰是善誰是惡?
分不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