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為什么會收你為徒,你與寧缺不同,雖然同樣的生而知之,卻更加的…”夫子搖搖頭,他真的不是全知全能的人,只是隱隱的感覺。
“老師,您說過,即便生而知之,也有很多事情不懂的,我也有很多的不明白,不明白會有怎樣的未來,不過嘛,行走下去,總會遇見未來…”
有些人,渴望知道未來,因為這樣可以改變不好的未來。而有些人,即便已經知道未來,卻仍然不會去改變,因為這樣的未來似乎也不錯。只有自己走過的路才是真正的未來,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下去,未來在自己的腳下,而不是旁人的嘴中。
這就是夫子。
所以江閑語沒有再次的試圖告訴夫子未來,而是想要自己走出新的未來。
第一步,當然是從這個秋天的爛柯寺盂蘭節開始。
我們早就看到了路盡頭的夜色,卻希望會有一抹光明在夜臨的時候可以罩著自己,江閑語笑了笑,要不,我試試?
……
盂蘭七月半,中元為鬼節。
那時候入秋不久,所以自然不會有什么蕭瑟意,應是秋高氣爽好時節。
所以這是一個很熱鬧的節日,沒有陰森鬼氣,反而美好迷人。
這不僅是修行世界的盛會,也是世間的一次盛會,所以注定很熱鬧,江閑語認識的那些人應該都會去。
這個世界的盂蘭節,源頭就是冥界的傳說,祭鬼就是主要的內容,而這一次,祭的或許會是冥王之子。
所以江閑語去了。
這個世界本沒有冥王之子,如果有,也只能是江閑語。
所以他不在乎。
不在乎這個鍋有多黑,有多厚。
誰讓他是個廚子呢,只要是口鍋,都可以烹飪出美味佳肴。
這次倒要去瞅瞅,有誰可以品嘗到這口鍋出爐的好菜肴呢?
初夏的時候,寧缺和桑桑乘著顏瑟留下的大馬車動身。
他是天下行走,代表書院,當初爛柯寺的邀請由觀海親自送給十三先生,所以寧缺當然要去,反正什么也不需要擔心,因為他不是冥王之子呀。
而江閑語…其實觀海第一個拜訪的就是他,當然可以不去,但是干嘛不去?如果不去?怎么接住這口黑鍋呢?所以其實寧缺和桑桑可以不去的,但是夫子和寧缺深談以后還是決定去了…
這…江閑語沒辦法阻止。
沒這個權利,也沒這個義務。
他只是琢磨著祂究竟想什么呢?這口鍋還并不是特別牢固,所以你們去爛柯,難道是幫忙加固一下,爭取這口鍋一定要實實在在的扣上去?!
江閑語不解,祂的變化,難道只有他發現了?夫子呢?大師兄呢?
沒有同行,江閑語孤單的上路,走的時候后山沒人知道,因為不需要告別,太繁瑣的事情沒必要。
師兄師姐們的小禮物…他不缺的。
總之啊,他再一次的上路了,依舊是一個人,兩條腿,不過他的身邊時不時的出現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長得像是兔子一樣的馬,金色毛發會說話的大狗…這一次的旅途完全不寂寞的。
這些有趣的小伙伴,雖然可以出現的時間有限,但都挺有意思的,有趣的嘗試,讓他對很多神奇事物充滿了興趣,說實話,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不過好高騖遠是不行的,腳下的路要踏踏實實的走,走到盡頭的時候才會有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