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決定端午節賣粽子了,那么白錦兒就要早早地開始準備了。
白老頭對此事持無所謂態度,他想著也不過是白錦兒一時興起想做罷了,既然白錦兒一手承包,他倒是也落的個清閑。
只是,這餡料要做什么味道的,卻讓白錦兒犯了難。
因此,她打算做個市場調查——
成都縣縣令石大人家的四公子:
“那粽子必須吃咸的啊,哎喲你不知道那崔家粽子鋪的堿水粽味道多么的好,我每年都能吃上他十幾個。”
“......你也不怕撐死。”
全錦官城最好看的孟小姐(自封):
“那當然得是甜味的粽子才好吃啊,崔家賣的蜜棗粽子我是最喜歡的了,江米和蜜浸的甜棗吃進嘴里,再配上一碗花蜜水,這一天都是甜絲絲的。”
“......吃這么多的糖難道不會蛀牙么?”
也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趙兄弟:
“只要是粽子我都愛吃!”
“......怕是只要是吃的你就喜歡吧?”
某個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陶三郎:
“只要是你做的我都愛吃!”
“......好久沒有聽到過這么不客觀的意見了。”
看著面前快要因為吃甜還是吃咸吵起來的兩人,白錦兒無奈地扶額嘆息。
市場調研算是失敗了,白錦兒決定還是自己去琢磨粽子的餡料吧。
常規的粽子肯定是要有的,像這里人多好吃的堿水粽和咸水粽,還有姑娘們都喜歡的蜜棗粽子也是要有的;其次就是肉粽了,鮮肉粽咸肉粽和蛋黃粽,白錦兒前世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肉粽了。而且這么些年了,還沒見過西市里有人賣肉粽的呢。
白錦兒不覺得自己初來乍到的,能夠競爭的過人家久負盛名的鋪子;可是根據那家人饑餓營銷的策略,會有很大一部分的客戶從他們家流失進入市場。
白錦兒要做的,就是盡量把那些客戶給吸收過來。
先大概地寫下一個清單,折了放在包里,白錦兒和白老頭說了一聲,便上街采買需要的東西了。
端午馬上要到了,街上買東西的人也多了起來。白錦兒穿梭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右手把著自己帷帽,小心地往前面行走著。
“來瞧一瞧看一看啦,剛采的新鮮花蜜——”
好不容易從人群里擠出來,白錦兒探頭,朝著吆喝聲的方向看去。
在那里站著個膚色棕黑,身材瘦小的男人,面前的矮桌上正擺著一個個約莫皮球大小的壇子,壇子都是茶色的,也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
白錦兒好奇地停下了腳步,駐足看著。周圍已經圍上了好些和她一樣看熱鬧的人,被這些人圍著,那個男人不僅沒有絲毫的怯場,吆喝叫賣的聲音反而愈發的大了。
“來來來各位貴客看看小人的花蜜,正經是玉山山頂上的野蜂所釀制之蜜,小人歷經千辛萬苦,才弄到這么些?有沒有哪位客識貨的,買些回家給娘子嘗嘗,滋陰補腎美容養顏的圣品啊。”
聽見玉山兩個字,周圍的人頓時議論紛紛。
“玉山,你聽見他說的了吧?”“確實是說的玉山沒錯。”“他竟然能從那個玉山上下來?”“可是看他的模樣,可實在不像是一個厲害的俠客。”
“哎老板!”
有人忽然發話問道:
“你這花蜜真是從玉山上采下來的嗎?”
“如假包換,童叟無欺。”
周圍的人頓時議論紛紛,可是卻沒有一個人上前去打算買他的花蜜。男人臉上的笑容頓時變得有些尷尬。
“騙人的吧,玉山距離咱們這兒好幾十里地遠,更不要說玉山是這附近最危險的山了,從來沒聽說過有人能從玉山山頂上平安無事的下來的,哪兒有人會去那里采什么花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