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輕輕吹來,讓秦歌心頭更為冷靜,他心里清楚,布道大秦的計劃,首要便在始皇帝的肯定,其次便是夫子學宮的建設與培養足夠的夫子。
軺車之上,秦歌在思考啟蒙之書。
這個時代,讀書是被壟斷的,想要讀書,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小。
這是一個階級相對固化的時代,除了殺敵立功,改變命運之外,貧寒之人,幾乎沒有出頭之日。
讀書識字,基本上全部都被世族掌控,成為了他們的專利。
而想要布道大秦,就需要建立夫子學宮,打破這種文化壟斷,讓寒門之中也有機會讀書識字,也有機會改變命運。
心中念頭閃爍,秦歌只覺得壓力山大。
特別是對于大秦帝國越發了解之后,這種無力感與壓力更為強大。
夏商西周春秋戰國近乎兩千年的漫長歲月之中,一直到大秦帝國,這個天下全部都是貴族統治。
由此可見,貴族勢力的根深蒂固,與強大無比。
而秦歌想要布道大秦,其本質就是要挑戰貴族統治,將這一階級徹底葬送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
從而借機催生官僚政治。
而在中原大地之上,官僚政治在隋唐之際誕生,在宋明清成熟。
而此刻還是一切制度荒蠻之時,正是貴族制度的巔峰之際,大秦帝國本就是貴族制度的最后的榮光。
提前千年催生出官僚制度,這一條路極難。
在這之前,秦歌建立大秦學宮,只不過是與三大階級為敵,而此時此刻,秦歌方才清楚,這根本就是自己在以一己之力,抗衡整個時代。
這一戰,要么貴族政治結束,官僚政治崛起,大秦帝國萬世永昌。
要么,在時代的浩蕩洪流下,秦歌被碾壓的連灰都不剩。
以一己之力抗衡整個時代,這無異于螳臂擋車,但是秦歌無怨無悔。
來到這個巍巍大世,若是不能改變什么,豈不是白來了一趟。
更何況身為七尺男兒,誰沒有一點熱血夢想,誰又能不想成為一個時代最璀璨奪目的人,讓后世人為之瘋狂。
秦歌也想。
亦或者說,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是他唯一的想法。
貴族統治,一般指的是封建制國家由少數貴族上層代表為統治者的政體形式。它分為兩種:一種是存在于奴隸制國家的貴族共和制;另一種是存在于封建制國家的貴族君主制。
而大秦帝國目前,便是封建國家的貴族君主制度!
官僚制是指所有大中型官署之中由受過訓練的專職人員組成進行治理國家,所有的官員只有治理權,沒有所有權。
充分發展的官僚制是一個實施組織管理的嚴密的職能系統,它把整個社會變成一架非人格化的龐大機器,使一切社會行動都建立在功能效率關系上,以保障社會組織最大限度地獲取效益。
而秦歌的目的便是將貴族制度變成官僚統治,讓大秦帝國的所有權一直屬于大秦皇室,削弱貴族階層,讓大秦帝國境內沒有任何勢力可以與皇室抗衡。
布道大秦!
看似是一個光明正大的事件,更是有萬世唯一的夢想,但是只有嬴政與秦歌兩個人清楚,布道大秦最根本的意義便是讓大秦皇室更容易掌控這個帝國。
讓大秦勛貴,大秦貴族以及各大世族的影響力不斷地下降,這一點,不能對人言,要不然,這個天下間對于秦歌的反撲,將會如浩蕩洪流一般。
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