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器里,吳魚的尖叫聲短促,隨后戛然而止。
跳下去之后郁南才發現,浮空平臺懸停在‘島’和海面的交界上方,大概是兩個種族選擇的中立地點。
‘島’的頂端和海面的距離大概10個珠穆朗瑪峰那么高,懸崖更是陡峭平滑,毫無爬上去的可能。郁南調整了宇航服,加快自己的下落速度。
浮空平臺下的海面上停著大型的白色機器,看起來像是一種造雪機,用來在高溫下維持浮空平臺的穩定。
于是郁南遠離造雪機停靠的位置,打算在另一處海面降落。
宇航服的反推力稍稍運行,再加上緩震技術,使郁南輕飄飄地落入水中,甚至沒有激起半點水花。外層的薄膜宇航服變成一個圓形的泡泡,將郁南包裹其中,在海水中前行。
在剛才,兩方種族為他演示爆炸的原因時,郁南就已經看到了海面下,巨大的三個字母:SOS。
當然,在這里求助的不可能是人類,大概是這顆星球上的其他生物試圖向郁南求助,所以,他決定親自下來看看。
“老大大大大……”吳魚嚇得結結巴巴。
“我沒事,就是下來看看海里是什么情況。”郁南說。
“那就好,你嚇死我了!這些甲殼蟲還沒發現你已經走了。”吳魚說。
“那就好,我很快回來。”
郁南一邊說,一邊調整宇航服深潛。他將剛才開啟的一部分隱身模式關掉,這樣,這個星球上的生物就又能看見他了。
“局長,檢測到前方不到五百米處有大量‘島’星的水生生物。”AI主動提醒。
“很好,調整方向自動前往。”郁南說。
已經變成球形的薄膜宇航服在水下飛速移動,郁南始終保持距離海平面一米多的距離,而在他腳下,這片海洋大概有6萬米深。
“有關于這片海洋的具體數據嗎?”郁南問AI。
“星球數據庫里暫時沒有,需要我啟動飛船上的掃描系統嗎?”AI問。
“沒有就算了,不太感興趣。”
在大約兩萬年前,通過躍遷網發現第一個外星文明的時候,整個人類文明沸騰了。
地球上所有的學者教授全都朝著那顆星球奔去,那里幾乎變成地球人的大型實驗場。那一年的諾貝爾獎破格頒發了兩次,獲獎人數迄今為止依然是史上最多的。
但,隨著一顆顆生命星球和一個個文明被躍遷網覆蓋,人類對外星文明的好奇心也在減少。
到最后,甚至連主動研究新文明的學者都寥寥無幾,位面保護局不得不讓自家員工負責記錄新文明的星球特征,甚至某個月之內連續發現了三個文明,保護局的工作人員連著加班,叫苦不迭。
而郁南之前所在宣傳科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教新加入躍遷網的文明……如何上網沖浪。
水下的能見度不足五米,所以幾個水母出現的時候,郁南差點撞在他們身上。他緊急停下,并打開宇航服上的燈,但這些水母大概沒有視力,并未對燈光做出什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