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易重文發出笑聲,抬手捋了捋胡須,神色卻是淡然。
楚舒的話正是他和王罕兩人商議過后的對策;
“須知引蛇出洞也得有引子。”像是在挑刺:“何處取之?”
“舒州!”
“誰人取之?”
“舒,如今身在荊南路,承蒙經略、機宜看重,若取之,首當由舒前往.....”
“次之何人?”
“家母......”楚舒回答完后閉口不再言語。
方才的一番侃侃而談,楚舒早已在心里打了草稿。
易重文的問題都在他的準備之中,更確切的說,他所問的,都是自己和母親推斷商議過的,只需將話題引導上去就行!
“王介甫收了個好弟子!”語氣中夾雜著贊嘆和對王介甫的羨慕。
有其子,后世不愁矣!
言談間已經走完了整個空地,易重文看著已經合攏的圍欄,開口說道:“觀此功夫,三五日便可升起屋舍。”
楚舒并未接話,只是微微躬身低頭表示認同,現在他已經通過考核,就該說正題了。
易重文也沒有等楚舒回話,又道:“汪仲卿薦你為官,乃是私心過重;棄文從武,怎么說都是有辱斯文;彥卿讀書十年,怎能不一以貫之?”
“文也為國,武亦報國;舒,無愧于祖宗、官家。”楚舒的這句場面話回得滴水不漏。
“你倒是一番仁心,不過這救生司新立,定然是人手不足,賢侄可有心幫我這勞累人一把?”
“機宜的意思是…..?”
“判司簿尉,荊南路經略安撫司勾當公事,兼理路中傷病事務;衙司中事務繁蕪,勾當公事一職也是宛如亂麻,再加上如今這救生司,協理路中疫病事宜,旁人怕是難做的周全,不過以彥卿之才,倒是趁手如意。”易重文很干脆的給出前日的價碼,靜靜等著楚舒回復。
楚舒低頭正色沉思,心中想著其中會不會有坑。
楚舒低頭正色沉思,心中想著其中會不會有坑。
判司簿尉,雖然跟之前的承信郎一樣,也是從九品;
但武職和文資區別猶如云泥!
被人當作棋子,楚舒不是這么大方的人;如果王罕沒有答應給他轉官,他也不會死皮賴臉的留在這里;如果不是汪仲卿要對自家下手,自己也不會輕易答應一個小小的武職;
為了楚家為了母親,現今被當作棋子也認了;王罕推薦楚舒的同樣是最低一級的從九品,但本官卻是屬于文官系統的判司簿尉;
顧名思義,也就是主簿、縣尉和監司官的統稱,并非武官。
這份薦貼不可謂不重!
“舒,多謝機宜、經略......”
【判司簿尉:官名合稱。宋朝軍巡判官,司理、司戶、司法參軍,縣主簿,縣尉,簡稱判、司、簿、尉。為選人第四等、第七階;統稱判司簿尉。】
【宋朝分有品和無品;吏部流內銓諸色入流及循資磨勘選格入流;有品級的官員屬于流內官,無品級的屬于流外。就算是最低一級的從九品,于官場上也算是千里挑一的人(有的吏員一輩子都不可能轉官,更有甚者有一輩子熬不到頭的流外官)】
【宋朝官品清貴,鮮少有在世的一二品大員;大都是低品官;比如楚舒的老師,王安石,現在也不過是從八品的舒州通判和易重文一樣,只不過差遣上兩者區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