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叮鈴鈴”
老式的鬧鐘聲響起,袁州拿過鬧鐘一看六點,正是該起來的時候。
袁州領取的獎勵蛋烘糕還是需要先行制作出來,這可是今早的早餐提供。
對于這次的獎勵袁州覺得系統明晃晃的顯示‘逗你玩’這三個字,不然前面那么吊炸天的介紹是怎么回事,所以袁州基本沒抱什么希望。
領取做法之后,袁州才知道,這東西屬于蓉城特產小吃,在清道光廿三年就已經出現了,時間還是挺早的。
需要的材料倒是比較簡單,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面粉和雞蛋這兩樣,然后是調味所用的紅糖和白糖,而發酵所用的酵母可用可不用,這是兩種不同的風味。
“吱呀”一聲袁州打開名字為蛋烘糕的柜子,里面是綠殼的雞蛋,蛋體看起來嬌小玲瓏,好像綠色的鳥蛋。
“這是什么蛋,烏雞蛋應該比這大一些。”袁州拿在手上,蛋的大小更加明確。
系統現字:“綠殼初生烏雞蛋,是由華綠黑雞、三峽黑雞這兩種雞所產,適宜生長地為宜昌,其綠殼蛋蛋殼為天然的翡翠綠,經過細心培養,此蛋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有機鈣含量是普通雞蛋的6倍,膽固醇極低,是普通雞蛋的十分之一。”
“系統培育的綠殼蛋的蛋黃比草雞蛋黃大8%,蛋清稠,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蛋黃色素可達羅氏13級左右(普通雞蛋的蛋黃色素一般為羅氏4級-5級),卵磷脂、維生素a、b、e、氨基酸的含量比普通雞蛋高出5-10倍,蛋黃中的氨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均高于其它雞種,是上等滋補佳品,具有滋陰補腎、生血補氣、強身健腦的功效。”
“母雞食用的飼料為天然玉米粒、花椒種、桔梗皮、豆梗、鮮綠的青草,這樣喂養的雞有助于提高雞蛋的營養物質。”
“這樣培育出來的母雞只取其在開產前30—60天內所產的第一窩蛋,個頭嬌小,營養含量卻是以后雞蛋的兩倍。”
“我只是想問這是什么蛋,系統你也不用這種強行裝一次逼吧。”
袁州的內心也是崩潰的,每次這種時候,系統總要提醒袁州他白活了,生活不如一只雞有追求。
然后袁州默默的拿出四十只雞蛋,從另一個柜子里拿出面粉,這次袁州很是明智的沒有再問這個面粉的來歷,活的不如動物就算了,萬一不如一顆植物不是更凄慘。
為了贊賞自己的機智袁州決定早上吃四塊蛋烘糕,算是給自己的獎勵。
袁州拿出口罩帶上,開始了蛋烘糕的原液制作。
拿出紅糖碾細,混合一部分白糖,加入開水泡化后,拿出面粉過篩,將過篩的面粉分成兩份,一份加入酵母,一份什么都不加。
兩手同時拿起雞蛋輕輕的一磕“砰”的一聲,雞蛋應聲而碎,同時完整的落入兩個碗,袁州速度極快的磕好二十個蛋,再次兩手同時把蛋液攪拌均勻。
雞蛋和糖水同時倒入兩個面粉碗中,雙手同時用木筷攪勻,右手比左手快速很多,直到起泡,右手邊的盆里這才加入酵母,而左手只是攪拌至順滑,過篩就好。
起泡的面粉漿過篩后需要靜置,等到不起泡為止,然后放入專用的發酵機,時間半小時。
而這份不加酵母,不需發酵的,則可以開始使用了。
雞蛋和面粉的比例是一比二,這一份就可以做出一百個蛋烘糕。
袁州在下面的柜子里開始摸索,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后,拿出了一整套蛋烘糕的專用器具。
這個器具是蛋烘糕專用的,一個鍋就可以做出一個蛋烘糕,現在系統提供的是兩個,這樣一次可以做出兩份。
整體用黃銅來打造,有些金光閃閃的,好似金子,其實說是金子也不為過,秦朝時期所用的黃金就是黃銅。
其實蛋烘糕就是面粉攤成薄餅,加上各式各樣的小菜或內陷所制成的半月形小餅。
是以袁州才覺得系統就是在坑他……
ps:昨天菜貓有些意外,所以知更新了一張,今天菜貓會努力寫出三張了,謝謝各位書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