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達到碗熱、面熱、湯熱、澆頭熱,這四個熱不成,是以下面的功夫,袁州就以極快的手速切好滾燙的熏魚,這十幾秒的時間極細白亮的銀絲面也正好浮起,一筷撈起,直接放進一直被面湯蒸汽蒸著的碗里,澆上熱湯,這碗面才算成了。
“好香,這個是熏魚?”年輕小伙子迫不及待的上前聞了一下,立刻陶醉的說道。
“是的,這面要熱著才好吃,您試試。”周佳離人一步遠,這才說道。
“好的,我就來試試這個熏魚。”年輕小伙子就是江浙一代的人,熏魚著實是吃的不少的。
一般的熏魚剛一入口,就有一股煙熏火燎的味道,要說他就這么奇怪,他完全吃不來這樣的味道,總覺得是股怪味,但若是不用木材熏制,用煤氣灶給雞燒個毛什么的就覺得很好。
還好現代社會好多熏魚只是叫這個名字而不是真正的需要木材熏制了。
當然年輕小伙子吃的時候很是小心,夾著顏色棕紅,油亮的熏魚先仔細的聞了聞,發現沒有那種木材味才放進嘴里。
熏魚的味道年輕小伙子是非常熟悉的,而嘴里這塊他卻徹底不熟悉了,按說熏魚經過熏制就沒有水分了,吃起來難免干澀,魚肉不如其他炮制方法的細膩,但吃的就是嚼勁,是以愛吃的還是很愛吃。
但嘴里這塊,入口的瞬間稍稍一抿,魚肉化渣,細膩的口感和飽滿的湯汁,讓年輕小伙子瞬間驚訝無比。
鮮甜酥嫩的口感在嘴里翻滾,略略的麻味刺激著味蕾,而濃厚的醬香又和清淡的魚鮮味綜合在一起,實在是美妙無比。
等到魚肉吃完,只剩魚骨,年輕小伙子都舍不得放棄,繼續咀嚼了兩下,看樣子是準備嚼些味道出來。
出乎年輕小伙子意料,這一咀嚼嘴里的魚骨就好似脆骨一般發出“咔擦咔擦”被嚼碎的聲音。
而且魚骨的口感極其脆香,完全不似骨頭,就好像濃油赤醬所紅燒的掌中寶,口感肥美脆香,兼之魚的鮮味。
這一下年輕男子胃口大開,一口氣吃下了澆頭的三塊熏魚,只剩銀白透亮的面條。
“要是能天天吃到這樣的熏魚就好了,這也太好吃了。”年輕男子不舍的看著碗中,剛剛放熏魚的地方。
還好不一會年輕男子就記起這面需要熱吃,拿起筷子又“吸溜吸溜”的開吃。
“握草,袁老板還有什么不會做的,這種極細面居然都做的這么好吃,還有筋道。”年輕男子包著一嘴面,口齒不清的說道。
如果是以油鹽醬醋這些作料來入面湯,那么只能是湯有味而面無味,這根本不叫吃面,而是喝湯罷了。
但袁州所做的這碗銀絲面卻做到了,面具五味,湯色卻清亮。
伴隨著“吸溜、吸溜”的聲音,順滑筋道的面條就被年輕小伙子毫不客氣的吃掉大半。
銀絲面之所以叫銀絲面就是因為其潔白如銀、面細如絲、柔軟滑爽的口感和視覺效果。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