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老板快要離開的消息,還是對袁州造成了一些影響,比如現在雕刻的時候,袁州更愛雕刻一些一家三口類型的。
不過都是一些福娃或者動物類型的,q版的,都是憨態可掬的,這一下更加受小孩子的歡迎了。
“媽媽,你看今天這個叔叔雕的是小兔子,好可愛。”一個剛剛拿到雕刻的小男孩,舉著手里的蘿卜,歡快的說道。
“你謝謝叔叔沒有?”年輕的母親笑盈盈的摸了摸自己兒子的腦袋問道。
“謝謝叔叔。”男孩眼睛咕嚕一轉,立刻轉頭大聲的對著袁州道謝。
“不客氣。”袁州略有些蛋疼。
“這小子,我還年輕呢。”袁州心里嘆氣。
“叔叔,這個是小鳥嗎?”一個扎著小鞭子的小女孩,指著架子上的乳燕還巢問道。
“是的。”袁州點頭,然后取下來,直接遞了過去。
“哥哥。”袁州突然說道。
“嗯?”小女孩歪頭看著袁州,一臉不解。
“沒事,給你。”袁州默默的咽下到嘴邊的哥哥,然后說道。
“謝謝叔叔。”小女孩接過晶瑩剔透的蘿卜雕刻,歡快的跑走。
不一會,架子上的雕刻,就被小朋友或者女孩子取走。
這些狀況基本每天都會發生,只要袁州雕刻好了東西。
只是第二天,早餐時間結束后,袁州沒再雕刻,而是磨起了豆子,當然這次是提前泡好的豆子。
豆腐的發明者是西漢時期的淮南王劉安,還有清代袁枚為了吃豆腐而三折腰的事情流傳。
而豆腐腦則是豆腐的半成品,也是南北皆有,南方偏甜味,而北方則是咸味的多。
今天袁州要做的卻是比豆腐腦稍微老一點的豆花,在北京這也叫“老豆腐”。
川中的豆花,尤以樂山的最為出名,除了豆花本身重要外,其蘸料也很重要。
“吱呀,吱呀”袁州緩緩的轉動石磨,一邊勻速的轉動,一邊適量的加入泉露混合的水,這水在袁州小店溫暖的地方都散發出冷氣。
“這水用來做豆花肯定好吃,又嫩又滑。”袁州滿意的點頭。
反復研磨,濾出豆渣,然后直接下鍋開始煮。
袁州煮豆腐并不喜歡用別的湯煮,只用了一點點荷葉上的露珠,去除豆腥味,不像許多大飯店里的那樣用雞湯煮,那樣反而會蓋過豆腐的味道。
“小袁,我可來吃飯了。”童老板爽朗的聲音出現在門口。
“童阿姨,這邊進來。”袁州打開一旁隔斷的桌板。
袁州注意到,童老板穿的不是早上那件衣服,應該是換過了,畢竟這次吃飯的地方在廚房。
“是豆花飯啊,這個好。”童老板一坐下,就看到了桌上的菜,滿意的點頭。
“嗯,豆花飯,加哥菜豆花湯,還有牛肉。”袁州并沒有準備多少才。
兩個人也就一葷一素一湯而已。
“夠了,這些就夠了,那時候就是只吃豆花我都能下兩碗白飯。”童老板笑瞇瞇的說道。
“那吃飯吧。”袁州也坐下,溫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