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去兩小時后,“卡拉拉”劉建安伸了個懶腰。
而袁州也停下了手,深吸一口氣,準備去準備午餐的食材。
“看袁老板雕刻時間過得真快。”看袁州也結束了,劉建安就一臉笑意的說道。
劉健安笑起來還是有幾分斯文的,畢竟年輕。
“嗯。”袁州抬頭看了劉建安一眼,淡淡的嗯了一聲。
“這家伙居然還沒走,耐心還真不錯。”要不是劉建安說話,袁州就忽略了這人了。
可以說明,劉建安是真的看的很認真了。
如果有足夠耐心看,袁州的雕刻過程也是很美的。
手上神跡菜刀飛舞起來就好似一線銀光,輕輕的挨著蘿卜后,蘿卜立刻剝去平凡的外衣,化身成各種美麗的藝術品。
沒錯就是藝術品,袁州的雕刻已經形神具備,可不就是藝術品。
“踏踏踏”劉建安跟著袁州的腳步準備進店。
“嘩”袁州轉身,看了看劉建安,并沒有說話。
“哦,我是想去領號碼的,一會中午吃飯。”劉建安秒懂了袁州的意思,立刻轉身說道。
見劉建安理解了意思,袁州也就轉回去,繼續進店。
“系統,你昨天的救場還挺及時的。”袁州心里默念。
然后系統并沒有聲音,但袁州并不在意,心意到了就好。
而袁州指的救場自然就是來自昨天姜嫦曦的刁難,這家伙從一開始來就是為了米百做來難為袁州的,是以袁州還真不驚訝。
不過袁州知道烏飯,卻不知道具體的做法,在他的印象里這是一種江南地方的吃食,沒到農歷四月左右,婦女就會上山采一種葉子,然后用來制作烏飯。
不過聽了系統的介紹,袁州也自己找了些資料后才發現,這東西還挺復雜的。
首先這個烏飯是有來歷的,它還有個節日,就在四月初八,浙江、江蘇、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漢族民間節日,那天都會吃這個烏飯。
而新寧縣苗、瑤、侗族人民為紀念或悼念自己的祖先,把每年農歷四月八日也稱為“烏飯節“,是以袁州就有些搞不懂這是怎么回事了。
“算了,不管這個,我還是做飯就好了。”袁州揮掉奇怪的思想。
烏飯的做法其實還挺簡單的,不過姜嫦曦篤定能贏的,本來就不是因為做法的問題,而是因為時節和地域問題。
是的,烏飯葉生長在丘陵地區,一般長在氣候溫暖及酸性土地,耐旱、耐寒、耐瘠薄,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但有一點,川省屬于盆地,地形條件就不符合。
所以,姜嫦曦還真查了查,發現蓉城是沒有這個東西的,第二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制作烏飯需要它的嫩葉,而這烏飯嫩葉也就是在農歷四月那幾天有。
生長地域、時間問題,這才是姜嫦曦篤定能贏的原因,她可沒聽說這十二月能讓烏飯發芽的。
然而她不知道,袁州是個有系統的男人,是以她的那些難點在袁州看來都不是難點。
“嘖,這烏飯葉子還挺新鮮的。”袁州帶上手套,剁碎烏飯葉嫩葉。
系統提供的烏飯葉特別標準,就是第二天剛剛發起來的葉子,甚至還帶著露水,葉子鮮嫩而香氣十足。
一般來說需要泡制一晚,差不多十個小時,但袁州的并不需要,是以現在這個時間做反而是剛剛好的。
里面,袁州的刀發出“咄咄”的連綿不絕的響聲,外面周建安則是拿好號碼后就沒再試圖進去。
因為時間也不早了,過來排隊準備領號吃飯的人開始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