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熊孩子的一番言語袁州迅速有了決斷準備修改計劃,而另一邊正在進行一場采訪,說起來和袁州也有點關系。
“石總在兩年前您的電子公司破產,當時所有人都認為你站不起來了,但兩年后,您在游戲行業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現在游戲公司的市值,以及遠超以前電子公司巔峰,請問你有什么秘訣。”一個記者采訪。
被稱作石總的人果斷回答:“只要你動力強大,一切都沒有問題。”
“那么石總您的動力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記者最會的就是順著桿往上爬。
石總沉吟了許久,才道:“蓉城有一家很著名的小店,在破產的時,我對店老板說,以后我會每天都來吃,因為店消費比較高,如果資產不厚,還真不能這樣吃,所以這算是我破產時,在老板面前立的軍令狀。”
“現在我完成了。”說到這里,石總充滿自豪。
“那么現在石總是不是天天去這家店?”記者問。
“嗯……沒有。”石總回答了一樣出乎記者預料的問題:“沒有,我沒有再去過那個小店。”
“嗯?是因為那個店沒開了,還是東西沒有以前好吃了。”這是記者能想到的可能性。
石總回答了記者的疑惑:“并不是,那間小店,據我所知是越來越有名氣,并且菜品也是越來越好吃,沒毛病。”
“但有的時候,你為了一種理由拼搏,你真的達到了,那個地方就成了你心里的凈土,會一直記得,但不會再去。”石總道。
“呃……”記者表示這境界太高了,根本聽不懂,達到了不就應該去慶祝慶祝嗎?凈土什么的,是不是太矯情了。
“那么石總,方便透露那個小店的名字嗎?”記者又問。
“袁州小店……嗯不對,是叫廚神小店,老板是袁州,所以我們都叫那個小店為袁州小店。”石總一說起都是滿滿的回憶:“這袁老板是我吃過手藝最好,并且最有個性的老板,說起他的美食我都流口水。”
采訪差不多就到這里并且內容也很快見報了,雖然袁州的名氣越來越大,實際上袁州也經常上報,一開始食客們還會拿著報紙來找袁州,但現在早就見怪不怪了。
但今天上了《財經日報》,還真是頭一次,不少食客都在交談這事。
至于采訪的主人公石總,也只有幾個老食客有點印象。
正所謂樹大招風,人長帥了事情就是多,這邊被財經日報提到了,另外一邊,袁州在國外也反復被提及。
“赫伯特博士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嗎?我的妻子還這么年輕。”馬尼翁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事業有成,穿著一絲不茍,一副英國紳士的派頭。
但此時馬尼翁一臉的焦急,原因也是因為他妻子雪倫,病情又加重了。
“很抱歉馬尼翁,我們也是老朋友了,你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沒辦法的。”赫伯特歉意道。
“對不起,我失態了。”馬尼翁深吸了一口氣,將狀態大概調整了。
赫伯特表示理解,沒有誰在知道自己愛人病癥又嚴重的情況下,心態還能夠表現平穩。
“馬尼翁你現在最重要的是多陪雪倫,雪倫以前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帶她去,有什么想做的事,能做的就讓她做。”赫伯特的這個建議,是所有醫生都會對絕癥病人說的。
實際上真是這樣,如果能夠保持開闊的心情,就能夠活得更久。
“雪倫以前非常愛吃美食,但自從胰腺癌加重,雪倫吃點東西都會吐,根本沒有胃口。”說到著馬尼翁重重的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