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辛苦,一去一來都是飛機。”王老爺子認真道。
“這位就華夏第一刀——袁主廚。”王懷開始做介紹:“袁主廚這位是我那不成器的長子:王明捷,袁主廚你叫他明捷就行了。”
“久聞大名。”王明捷絲毫沒有因為袁州年輕而輕怠,從語氣和神態皆能看出是真的尊重。
“王老謬贊了。”袁州道,然后對王明捷道:“明捷主廚現在也是蘇菜的中流砥柱。”
“我的廚藝還差的太遠。”王明捷所說的差太遠,是指和自家老爹相比,可沒有和袁州相比,實際上了解袁州的人,都不會拿自己和其相比。
先商業互吹一波,然后袁州到后面泡茶,程技師陪聊,要說起來,程技師與王明捷是一輩的人物。
喝茶,等時間。
送匾額還是要挑一個黃道吉日的,王懷老爺子是專門找人算過,今下午四點就是個好時間。
“不知道袁主廚今晚有沒有時間,我家這小子在龜騰舞獅上,已有我九分手藝。”王懷道。
袁州道謝:“那就麻煩明捷主廚了。”
“希望袁主廚能夠指導。”王明捷說著話,還起身鞠了一躬。
王明捷的性格真的是叫一板一眼,并且從小都是以自家老爹為目標。
出于好奇,袁州在心里問了問系統,王明捷主廚是否是系統判定的廚藝大師。
然后這次系統給了一個出乎袁州預料的回答:“若沒有王懷在,王明捷毫無疑問是系統認定的廚藝大師。”
很顯然,王老爺子站在袁州面前,所以王明捷在系統的判定中,還不是。
是因為有王老爺子在,明捷主廚始終沒法發揮嗎?袁州也不知道具體原因,只能這樣猜測一番。
“叮叮”
在下午三點五十的時候,王老爺子的懷表響了,這是害怕錯過時間,特意調的時間。
鐘表一響,不用王老爺子說,王明捷就自覺的開始安排。
四點整。
王老爺子站在店門口,高聲喊道:“瞧看那個持片人,金銀不要珍珠不取,花花綠綠鋪滿桌喲,一橫一豎片起片落,送上大庖三班九站,玄鐵鼎天上匾額!”
聲音嘹亮,響徹桃溪路,圍觀的小伙伴幾乎都聽見了,這一段叫“把刀號子”,以前是大酒樓主廚將廚房,交給下一任主廚會唱的,是一種傳承儀式。
現在是刀王匾額的交替,當然詞有改變,比如送上大庖三班九伙,就會變成“打你一個一班三伙”,最后也會變成“玄鐵鼎天下櫥役”。
當下社會能夠完整喊出這一段的不超過十個人,所以聽見的圍觀群眾都覺得很有意思,還拍著短視頻。
本來還要請敲鑼打鼓的人,但末了還是沒有,因為刀王匾額就已經夠大牌了,不需要再用其他東西撐場面。
這也是袁州第一次看見這塊匾額,并不大,甚至于還沒有小店掛著的那塊“廚神小店”的招牌一半大,上面已有歷史的斑駁,匾額上書“刀王”二字,沒有流傳出二字是誰寫的,但筆鋒蒼勁有力,鐵畫銀鉤一看就知道是名家作品。
這么大一塊金絲楠木,嗯……雖說袁州那里有一堆系統給的,但意義不同,觀王懷、王明捷臉上鄭重的神情就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