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秀杰、素察、柯森、杜邦特,四人在酒店咖啡廳中,正在進行一場蹩腳的交流。
為什么是蹩腳,因為四人的交流語言是英語,杜邦特是菲律賓人、素察是泰國人、大石秀杰是日本人,柯森不用說就是華夏人。
得嘞,這前面三個基本上是把說英文口音最難懂的三個國家聚在一堆了,你說蹩腳不蹩腳。
“周三就是決賽了,柯桑我們今天要不要去拜訪袁君。”大石秀杰喝著咖啡問柯森。
“后天決賽,今天拜訪袁主廚肯定不好。”柯森在咖啡廳點了一杯檸檬水,他喝不慣咖啡。
在回答完大石秀杰后,柯森挑起一個話題道:“你們的菜品準備得怎么樣了?”
一說到這事,其余三人平淡的表情瞬間就變了,變得警惕。
“沒怎么準備,畢竟這次的題目范圍太大了。”素察立刻回答。
決賽的題目,是在決出四強后,就告訴了四人,四人都拿到了寫著題目的小紙條:“雞鴨鵝,三飛天”。
后面“三飛天”,在古代叫題托子,用來承托題目的,對柯森來說比較好理解,決賽題目將會在雞鴨鵝三種禽類中選擇其一,作為主菜。
但對于素察、杜邦特、大石秀杰三人就不那么友好了。
其實作為國際性的大會,即使要宣傳華夏文化,但肯定不可能是在題目方面讓參賽選手看不懂,否則顯得多小家子氣,所以官方是將題目翻譯為了他加祿語、泰語以及日語。
但以防萬一,素察三人還是找了自己認識的華夏小伙伴翻譯了一番。
并非不相信主辦方,是怕萬一有什么細節沒有注意到,決賽是關系到能否拿第一,得到袁主廚指導的人生大事,不能有絲毫馬虎。
素察說范圍大,也沒錯,畢竟光是關于雞肉的美食,一時半會都掰扯不完,何況加上鴨、鵝。
像個晾衣桿,高高瘦瘦的杜邦特立刻接話道:“我們菲律賓很少吃鵝,如果抽到鵝,那真就慘了。”
“的確沒有一點進展,看柯桑志得意滿,是否已經有思路,如果方便的話,請柯桑讓我們開開眼界。”看上去老實的大石秀杰,也搖了搖頭,然后將目光注視在了柯森身上。
柯森心中冷笑,但表面上還是笑嘻嘻的,這些人太奸詐了,他打探消息都不配合配合,還想打聽他的消息。
“比起三位大廚,我廚齡還是太淺,但我聽說菲律賓菜的蜜汁甜鵝,也是很出名的。”柯森道。
杜邦特恍然大悟一副才想起的模樣:“柯先生不提起,我都忘了,我們國家確實有這道菜。”
糟老頭子壞得很,信了你的邪。
柯森是清楚,從之前比賽青廚會出的題目就能看出,很公正。
若菲律賓有鵝的美食少,不可能以此為題,既然出了這題目,就代表,菲菜并非杜邦特說的那樣沒有鵝。
最近幾日,這種互相試探性的談話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每次都沒有結果。
四人一時陷入沉默,或低頭看著自己杯子,或思緒飄遠呈現發呆狀。
廚藝就跟江湖大俠過招一般,大俠有保命底牌,同理也不知道廚師手中捏著什么拿手菜還沒有放出來。
估摸五分鐘后,一道聲音打破安靜——“素察先生十強時,做的菜肴讓我真是大開眼界,聽說素察先生是少見,會泰中、泰北、泰南、泰東,泰國四大菜系的廚師,決賽肯定是要拿出更加驚人的菜品吧。”
說話的人是杜邦特,他喜歡稱呼人為先生,聲音也比較好辨認。
“我們泰國只有四個菜系,不比得華夏菜系眾多,而且大石主廚才是,復賽開始,菜品評分就一直是第一。”素察語氣中透露著濃濃的忌憚。
青年廚師大會賽制,一直是末尾淘汰制,三位評委,滿分三十分的情況下,大石秀杰的分,一直處于最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