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主廚,張會長、藤原先生好,今天我一定不會讓三位失望,我準備了很特別的美食。”
“真是麻煩袁主廚、藤原先生、張會長三位了。”
“希望我能獲得袁主廚的指導,我和袁主廚有很大的共同點。”
“三位大廚,辛苦了。”
四位參賽選手分別打招呼,其實從打招呼的方式就能看出很多東西,首先是稱呼,“主廚”、“先生”、“會長”三者區別還是很大,當然這和“家元”英語翻譯不出來也有一定關系。
還有四位參賽選手的性格展露無疑,素察所說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帥氣,說話比較囂張,真是在自己身上插滿了標。
而大石秀杰和柯森則都比較謙遜,高高瘦瘦的杜邦特是直接拋出特別美食,先要把期待感拋出來。
三個評委與之打招呼,大賽將始也不能多聊,四位參賽選手到各自的區域熟悉廚具。
本來為了公平,決定將四個廚房分別設置在東西南北,然后評委席和媒體居中,袁州想了想,這樣的話要觀察四人還必須得扭頭扭身子,所以就放棄了這種方法。
四個料理臺有足夠的間距,不會互相影響,各國的記者都在采訪自己國家的選手,至于那些沒有選手到達決賽的,就只有跟著別人,大石秀杰那邊堆的記者最多。
畢竟這一屆選手,亞洲這邊最出名的是大石秀杰、阮一敏和艾倫·莫迪,后面兩個連十強都沒有過,全部被一口毒奶奶死了。
“袁主廚還有張會長,我很好奇,不知道在四位年輕人中,你們最看好誰。”沉默了一會后,藤原家元再次開口。
袁州想了想,回答:“我比較看好大石和柯森。”
聽到大石秀杰的名字,藤原家元臉上露出笑容,然后看著張焱。
“四位選手都有自己的優勢,大石秀杰刀工以及擺盤,杜邦特將菲菜和法餐結合得非常好,而素察更是精通泰國四大菜系,調味多變,柯森則深得其父的真傳。”張焱道。
得,這個回答相當于沒回答。
秦凱麗和萬里等人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準備階段,邀請各個記者媒體回到自己座位上,在空閑時,袁州還問了問系統,主線任務有沒有完成,就像上次那般悄悄然就多一個的,然而進度還是有點難受。
是的,這個任務就是那個大師任務,自從全牛宴后就一直卡在這最后一位上沒動過。
不知道什么時候最后一個敬佩袁州的大師什么時候才會有。
十幾分鐘后,一切就緒。
“下面我們有請青廚會會長、華夏名廚聯合分會主席、華夏廚聯理事、川菜協會榮譽副會長、滇菜協會榮譽副會長、蘇菜協會特邀顧問、廚師福利保證協會榮譽副理事長——袁州,為我們抽取第一屆國際青年廚師交流大會的決賽題目。”秦凱麗一口氣念下來,差點沒斷氣。
不說其他的,光是袁州頭上掛的頭銜怎么取舍,秦凱麗等人都研究了老半天,說少了體現不出袁州的厲害,并且在這種場合不念也不合適,念多了那感覺就太水了,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你在說貫口。
決賽是要留存視頻的,萬里就決定后期,把沒念到的頭銜全部打上去。
沒辦法,袁州也想的低調但它實力不允許,另一方面現在的華夏廚師界,等一個有“統治性”的廚師太久了。
工作人員呈上一個托盤,盤中放著三個信封,袁州挑了一個中間的信封,他也不喜歡故弄玄虛,所以打開直接道:“決賽的主題是雞。”
抽完,袁州就回到了評委席。
緊接著是對三位評委做一個介紹,因為袁州剛才是介紹過的,所以這一次就簡單點。
“從挑選食材,到完成美食,我們四位廚師一共有三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