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袁州說話,程招妹從不敢故弄玄虛,在行完禮后,開門見山的道:“確實是有事,這個不知道師傅您還記得青城山的黎師傅嗎?”
后面的黎師傅聽到自己的名字趕緊跨進來幾步,整個人從陽光籠罩中走了出來,五官清晰地暴露了出來,袁州一眼就看出來是誰。
當初招妹第一次找到自己面前,說是要幫忙一個廚師特訓,而且將前因后果講得十分清楚明白,袁州聽了都不覺同情了幾分,主要是將心比心,倘若自己的店要被拆,那會是什么感覺?
當然即使是拆遷隊來,能不能拆那還是兩說,真當地下埋的鋼板是豆腐?
袁州對于黎師傅倒是很有印象,主要是見慣了程招妹和其他記名弟子這樣聰明伶俐的徒弟,突然來了一個幾經點播都不算開竅的,當然印象深刻。
尤其是白果燉雞,末了是袁州自己做了一遍,黎師傅還錄了個視頻,來回去反復琢磨,才有了之前青城山俞三直吃到的0.45個袁。
嚴格來說,黎師傅廚藝是不錯的還有有家傳廚藝加持,不過人最怕的就是比較,看看袁州的徒弟,以及記名弟子都是些什么人。
而且黎師傅這樣的其實就是大多數普通廚師的典范,天分普通,自身也很努力,袁州非常有同理心,畢竟沒有系統,他也是天賦普通的廚師。
哪怕現在,也最多是比常人更努力一點點。
黎師傅:“???”
一進店門,黎師傅立刻彎腰行禮道:“袁主廚下午好,打擾了。”
“黎師傅好久不見,不知道飯莊生意怎么樣?”袁州問道。
“挺好的,自從有了白果燉雞和蒜苗臘肉回鍋這兩道招牌菜以后,不光是困境解決了,而且還有了不少固定的食客,游客很多都慕名前來,十分好。”黎師傅說起這事,目光中都是感激。
他這次親自前來蓉城就是為了謝謝幫他特訓的程招妹和給予他點睛指導的袁州。
別看黎師傅廚藝天賦似乎不高,但是是個明白人,知道不管是少了程招妹和袁州哪一個人都不會有今天的結果,因此他特意來謝也是正常的。
“生意好就好,黎師傅還是要繼續琢磨,怎么做得更好,不能就守著兩個招牌菜。”袁州勉勵了一句。
“謝謝袁主廚,我會繼續努力琢磨。”黎師傅發自內心道。
暗暗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激動心情,黎師傅從后面拉出來一個口袋道:“這次來給袁主廚帶了一些我們青城山的特產,希望袁主廚能收下,都是我自己做的。”
說著黎師傅就“嘶啦”一聲將深色長方形的包包打開,一樣樣拿出里面的東西,先是從里面抱出一個小陶甕,大約也就是小泡菜壇子那么大,不是透明的,而是不透明的棕褐色陶瓷甕,放在地上以后,繼續抱出來一個壇子,這一個略微要大一點,顏色比起之前的要鮮艷一點是紅棕色的。
然后繼續往包包里面掏,沒一會就掏出一個幾十公分長表面用報紙包裹著的東西,看那樣子還是有幾分重量的,最后掏出來的是一個巴掌大小的小罐子,這個罐子也是陶瓷做的,但是跟剛才的就大相徑庭了,是乳白色的,一看就比之前的陶瓷甕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