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丹妮原本的打算,她會將淵凱平原變成一個大糧倉,最好把四千五百萬畝地全種上。
就算粗狂式播種收成差,一畝地只收200斤小麥,一年能收獲兩次,也有900萬噸。
如果一人一年吃一千斤糧食(肉類、蛋奶也折合成糧食),那么淵凱平原能養活1800萬人......
這什么概念?
丹妮都懷疑這個世界有沒有5000萬人。
反正奴隸灣只有一百五十萬人,只要女王陛下的“***計劃”能實現——哪怕只一年,那么長夜來臨后,極限狀態下的奴隸灣也能扛十年。
當然,丹妮料敵從寬,多斯拉克人已經被她打上“龍女王專屬”的標簽,長夜來臨,她怎么也得拉他們一把。
嗯,起碼有四五十萬人吧。
還有瓦蘭提斯和魁爾斯......哎,盟軍還在商量著屠龍,真龍女王便在考慮幫盟軍治下子民渡過長夜了。
太有責任心了!
更關鍵的是,按照維斯特洛學士的計算方式,此時正處于秋末,凜冬已經來臨。
她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躍不過去就會死人。
所以,丹妮正在把彌林的新自由民向淵凱瘋狂轉移,兩個月時間已經轉移了十萬人,未來一年還得繼續。
在她的計劃中,最繁華的彌林留給吉斯人和她麾下封臣。
嗯,她同時也在把淵凱的吉斯人往彌林轉移,阿斯塔波與淵凱歸新自由民。
此時還只有一個碎鐐伯爵,但渡過長夜后,肯定會有一大批伯爵、侯爵出現,實權伯爵、侯爵必須有封地。
丹妮為他們安排的封地便在彌林北面和西邊。
奴隸灣是一個凹入厄索斯大陸的“內湖”,其東西兩邊各有一片被山脈環繞的陸地。
以彌林為分界線,西邊的陸地有淵凱和阿斯塔波兩座吉斯城邦。
東邊背靠多斯拉克海,有一大批因大災變而衰落的古瓦雷利亞城邦,如波拉什、托洛斯、艾雷利亞......
計劃中,奴隸灣西邊的淵凱與阿斯塔波屬于王領,女王直轄地。
淵凱放棄床奴貿易,會被打造成糧倉,擁有最多的自由民農莊。
阿斯塔波則先發展手工業,等一兩百年后,王領人口開始膨脹時,再仔細開發同樣無比龐大的蠕蟲河平原。
東邊的荒地以彌林為政治經濟中心,歸她麾下的封臣。
這其實非常公平,因為彌林之富庶,遠超淵凱與阿斯塔波之和——特別是在淵凱平原被焚燒之后。
彌林的富庶不僅在于那條蜿蜒流淌的千里大江和沿岸江河平原,它北靠多斯拉克大草原,南臨奴隸灣,還有一條大江連接東方的拉札,是一塊“九省通衢”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