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維里斯忠于瑞卡德,認為史塔克公爵理應得到更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學城膩歪了坦格利安家族的破爛事兒。
圣貝勒,庸王伊耿,黑火叛亂,血鴉的白色恐怖,盛夏廳之變......
一樁樁、一件件爛事兒,讓學城部分學士達成一個共識:沒有坦格利安的維斯特洛會更美好。
其它不說,就拿黑火叛亂舉例吧。
不到百年時間,竟爆發了五次黑火叛亂。
戴蒙·黑火的子孫前仆后繼,幾乎每一代人都要來一次,而每一次都會給七國帶來巨大創傷。
受到波及的平民十幾萬、幾十萬、上百萬,死在戰亂中的貴族也如雨后的蘑菇,多的數不清。
就連七國公爵那樣的人物,也前前后后死了好幾位——蘭尼斯特、鐵民灣都為龍家的爛事死過公爵。
勞民傷財,死尸枕藉,可七國得到了什么?
nothing!
每當一位坦格利安降生,諸神會拋一枚硬幣,決定他是偉大還是瘋狂。
然后七國人民會一起祈禱,不奢望自己的君王偉大,只要他不瘋狂就行。
憑什么!!!!
連龍的沒有的坦格利安,憑什么統治維斯特洛?
可以這么說,從血龍狂舞之后,學城就徹底失去對坦格利安王族的敬畏之心。
也不難理解,坦格利安的神圣外衣就是學士們扯爛的,他們連有龍的坦格利安都不怕,還敬畏沒龍的瘋子?
于是,一小部分學士集合起來,打算搞掉坦格利安。
嗯,只一小部分。
學士的構成分為兩大類:貴族系和無背景系。
沒任何背景的屁民,因為腦瓜好,成為學士;貴族家的次子、三子,或者旁系子弟,沒有繼承權,成為學士也是一種很好的出路。
比如,老伊蒙作為家里的老三,他沒繼承權,便去學城當了學士。
事實上,貴族背景的學士占據絕大多數。
貴族系的學士為了理想,允許血龍狂舞,卻不一定贊同搞掉坦格利安。
原因很簡單,坦格利安只是大貴族之一,今日學士搞龍家,焉知明日不會覺得獅家“有債必償”太霸道?
故而只有極少數學士有幫鐵王座換主人的心思,維里斯正好是其中一個。
布蘭登與凱特琳·徒利、萊安娜與勞勃的聯姻,送艾德·史塔克去艾林谷給老瓊恩當義子、與勞勃當義兄弟......
以上,都是維里斯的計劃。
而他的計劃也有其他學士參與,比如為拜拉席恩服務的克禮森學士。
按照維里斯的謀劃,終結坦格利安統治的大英雄應該是瑞卡德·史塔克。
結果瘋王雖瘋,卻不傻,更不瞎。
狼、魚、鹿、鷹這么明顯的聯盟,他看不出來?
瘋王若沒半點政治頭腦,也不會拒絕泰溫的雷加與瑟曦聯姻的建議,反而與多恩結盟了。
——拒絕泰溫,改與多恩聯姻這點,瘋王沒要錯,反而非常英明。
因為泰溫當了20年國王之手,權勢太大,以瘋王的“智慧與才能”,都壓不住,更遑論女婿雷加?
——當時維斯特洛人流傳這樣一句諺語:泰溫大人統治著七國,喬安娜夫人統治著泰溫。
甚至有人宣稱:泰溫大人才是七國真正的統治者。
——瘋王聽到后,割了那家伙的舌頭,那家伙后來割了艾德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