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能。”馬奇羅遲疑道。
“應該?”丹妮嘿笑一聲,問:“你是不是失去了拉赫洛的眷顧?”
“陛下,并非每一位紅袍僧、每一次凝實火焰,都能得到光之王的回應。”非洲謝獅王解釋道。
“你知不知道拉赫洛的信仰在厄索斯西大陸徹底完蛋了?”丹妮詭笑道。
“為什么這么說?”馬奇羅大驚失色,叫道:“我們依舊信仰偉大的光之王,長夜漫漫,只有光之王能為世界帶來光明,信徒的信仰只會更虔誠。”
“你很精通預言?”龍女王又問了一個驢唇不對馬嘴的問題。
愣了愣,馬奇羅才點頭道:“我比較擅長預言。”
“那你能不能預言到我接下來會做什么?”丹妮問。
“陛下,預言是一種感覺,一種忽如其來的沖動,我現在精疲力竭,對接下來發生的事一無所覺。”非洲老謝遜實誠地說。
“那就用你的智慧去思考,我為什么要救那群信仰紅神的虎袍軍?”
“您仁慈——”
“我仁慈,但不軟弱。”丹妮對二副庫爾使了個眼色,“帶馬奇羅大師去船艙,給他肉湯、面包和烈酒。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我們再談。”
最后一句是對馬奇羅說的。
.......
瓦雷利亞大災變中,長夏之地就像一塊脆餅,被一刀從中間切斷,中央出現一條煙海,但下方的島陸也在大爆炸中碎成無數片。
有的大陸碎片被海水淹沒,成為暗礁;也有碎片在海面露出個頭,成為礁石,如果礁石面積足夠大,便是小島。
在煙海入口,就有這樣一座島嶼:位于悲痛海,距離真正被高能輻射魔里覆蓋的煙海20公里,三五百米長寬,與臨冬城差不多的面積,島上寸草不生,只有肉瘤一般凹凸的灰黑巖石。
往日壓根沒船敢靠近這座小島,首先,小島作為碎掉大陸殘留的一片,附近有很多暗礁;其次,它距離煙海太近,而在傳說中,煙海中有很多海怪與惡魔。
暗礁是真的,海怪是真的,長得很像惡魔的海洋生物也是真的,龍女王將那座島嶼命名為“地獄之門”。
煙海就是地獄,島嶼位于煙海的入口。
長夜來臨,地獄之門卻凸顯出巨大的漁業價值。
太陽熄滅后,海洋中的生物失去陽光與溫度,必然會大批量地向煙海附近的流域靠近,因為煙海中有火山,海底溫度高。
這也是捕魚船隊一直在風暴之墻附近游蕩的原因,魚群自發地游向溫暖的海域。
而丹妮的“飛蛾撲火計劃”,更是把魚類向往陽光與溫度的本能利用到極限。
在冰封的湖面開個口子,不多久,便有無數的魚頭把窟窿填滿。
魚也需要氧氣,冰面開窟窿,那處湖面的氧氣含量就會升高,察覺水中氧含量的變化,魚群便來了。
丹妮在靠近海面的地方懸掛一顆小太陽,就如同在冰封的湖面開一個洞,對光與溫度敏感的魚群便會自發游過來。
加上有易形者進入動物伙伴體內,時刻監視海底魚群動向,捕魚船隊能從容布置陣型,將追逐陽光的魚群一網打盡。
很殘酷,也很高效,海里的魚兒就像撲火的飛蛾,為了光明與溫暖不顧生命。
好吧,只有文藝女青年才會這么想,飛蛾與魚只是順從本能,壓根沒太多的想法——別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思”,龍女王在制定捕魚計劃時,特意安排易形者進入各類海魚體內做實驗。
我非魚,亦知魚之樂。
這便是奇幻世界的魅力。